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校园

如何将游戏运用于数学教学中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2.81W

数学游戏化教学一

如何将游戏运用于数学教学中

一、课前游戏

数学课的导入在很多情况下都会采用复习导入,这是因为数学中的新知识与旧知识或多或少的联系,复习一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巩固。不过,当这样的形式出现次数过多,不光是学生,就是老师本身也觉得枯燥,没有兴趣。如果能将复习的内容设计在游戏中,学生边玩边复习,效果肯定会不错。我在上“十几减8、7、6”时,先复习“十几减9”的算式计算,我让学生准备好的算式卡片拿出来摆好,背面在上,两人一组玩“石头、剪刀、布”游戏,赢的翻卡片,并计算,比比谁翻得多,算得多,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调动起来。原来爱偷懒的同学都动起来了,平时开小差的同学也认真多了。不仅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谓一举多得。

二、课中游戏

“课中”是一堂课的主体,这段时间的学习要求学生能集中注意力,而学生最多能坚持十分钟左右。我观察学生在游戏时发现,无论游戏的时间长还是短,学生总是保持较好的注意力,充满热情。数学学习的内容较难或学生兴趣不高时,应用游戏教学会收到好的效果。我在讲一年级下册38页第1题时,让学生数黄夹子和蓝夹子各有多少时,黄夹子是乱放的,蓝夹子是放整齐的,因此学生数蓝夹子很快就数清楚了,而黄夹子数起来就很吃力。于是我临场改变教学策略,设计了一个穿夹子的小游戏,让学生穿夹子 比赛,要求:10个夹子穿一串。学生都想成为穿夹子的高手,马上变得很细心,一下“穿”清楚了,也掌握了“穿”的方法。印象最深的是在上“找规律”时,由于这些内容比较抽象,我在这堂课中就设计了几个游戏内容:我是小法官(判断一列图形是否有规律),摆一摆(摆一组有规律的图形),拍手(找到拍手的节奏规律)。这些游戏是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的,学生参与很踊跃,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后学生意犹未尽,拉着我的手一个劲的问:“老师,下节课还是不是你上?”

三、课尾游戏

“课尾”就是临下课的几分钟,在这最后的几分钟,我们都会对这一节课的内容做总结。学生已经学了几十分钟,疲倦了,这时能溶入一下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带领学生把知识整理一下。 当然,游戏溶入在教学中,目的要明确,设计要精简,易操作,还要把握好教学时机,巧妙的溶入教学,如果灵活的运用好游戏教学,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游戏化教学二

一、设计明确的目标是游戏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

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的时候,能否在教学中有效地实现游戏设置的目的,首先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探究,看所教的内容是否适合使用游戏模式,或者适合使用哪种游戏形式。然后,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游戏来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向,目标正确,活动开展才有导向性,不至于偏离教学轨道。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的时候,需要按照已设定的教学目标来一步一步有计划地实施教学,学生也能在游戏中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知识。

我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中,会利用七巧板、玩具等不同的教具来进行游戏教学。在进行教学之前,我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来设定教学目标,即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认知图形。然后,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来进行游戏教学:在上课之初,我会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教材上的图形,然后利用七巧板拼成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进行猜测,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图形的认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接着,我会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七巧板拼不同的图形,在动手操作中认识不同的图形。最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教室中有什么图形,这样在简单的“拼一拼”游戏中实现了“知识讲解―实践操作―知识应用”,加强了学生对图形的认知,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极具趣味性的游戏是游戏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

传统以教师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具有枯燥性的特点,教师采用游戏模式进行数学教学的最大目的就是利用游戏自身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戏设定的时候要赋予游戏趣味性,趣味性是游戏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强有力保障。我在“可能性”这一内容教学中,会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抽奖作为素材引入到游戏中,设置抽奖的游戏环节。

首先,我将一个贴有抽奖的纸箱放到讲桌上,当着学生的面将红、白、黄三色小球(每个颜色三个)放进纸箱里。其次,请一位学生上来抽球,要求学生记住自己所抽的球的颜色,并将所抽的小球放进箱子里,再请其他学生上来抽球。最后,请抽到颜色一样的学生站成一队,人数多的一队则为获胜方。在这种规则下,我会适时改变不同颜色小球的数量,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刚才所遵循的游戏规则是否合理、公平,你们在参加抽球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我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这样在游戏参与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对“可能性”进行思考。

数学游戏化教学三

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设计多样化的游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应用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个方法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天性。但是,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也不能把游戏教学随便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内容的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用恰当的游戏方法。如,在新课导入时,学生可能会对新的数学知识内容有本能的抗拒,这个时候采用游戏模式就有代入感,能让学生产生轻松接受新知识的心理认可,融入知识,强化重点、难点,增强学生理解。比如,在学习加减法应用题的相关知识内容时,老师就可以设计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思考、操作,鼓励他们计算,小鸡在多次被捕后还剩多少只?

再比如,学习认识“时分秒”等的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各时间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老师可以让学生分别代表时、分、秒,然后在老师说“分”时,代表“分”的学生进行调试课前准备好的大钟表;“秒”的时候,代表“秒”的学生进行调试钟表等等,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顺利地把学生代入到 “时分秒”概念的学习和认识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不说,还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

设计游戏要渗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俗话说,问题是数学的灵魂。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设计教学游戏时一定要融入问题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探究能力和意识。比如,在学习除法时,我们可以用一些数字,让学生拿着这些数字卡片,再让其中一位学生拿着3,寻找能被3整除了的数字。

这时学生就会热情满满地投入到游戏中,你发现,拿3的这个同学,把拿6、9、12、18、15等数的同学,一个个“揪”出来,排在了一起。当然,有时候也会有出错的时候,比如有的学生把“13”“16”也“揪”出来,惹来同学们的一阵欢笑。通过这样的游戏问题教学,既能增强学生对除法知识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