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作文

以为父母生日的别样礼物为题的作文

栏目: 作文 / 发布于: / 人气:2.18W

在女儿婚礼的答谢致词中,我说:“我的孩子现在已经成家,我对人生也有了新的体验。我深感父母养活孩子的不易。我的父母也都到了今天的现场。今年恰好是我父母80岁的大寿。现在,我要大声地说,爸、妈,我爱你们,感谢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下面请允许我用拥抱的方式来表达我的爱和我的感谢。”

以为父母生日的别样礼物为题的作文

在酒店门口,有一位性格比较内敛的朋友先给我来了一个拥抱,然后说:“今天的婚礼令人印象深刻,你与父母的拥抱很有创意!这也是一种文化。”

数天后,有位和我年龄相仿的同事说:“你比我坚强。我看你没有掉眼泪。”说明他是落泪了的。

母亲讲:“你爸说,孩子抱我的时候,我的眼泪差一点掉出来。”父亲从10岁多一点的时候,就开始外出跟人学徒,吃了许多苦,受了不少委屈。50多年来,在我眼里,他是个极少动感情的人。他对母亲说的这句话,我知道份量有多重。

有反响,是在我的意料之中;有如此多,又如此强烈是我意料之外。

现在的老人过生日时,有的是子孙团聚,十几或数十人到酒店共同举杯,为老人祝寿;有的则把亲属、好友、邻居、同事也叫来,大家凑点份子。这些我都无法做到。我们兄妹三个在三个地点,“一”字排开,相隔千里。为父母生日同赴一地,各自工作忙、生活忙,又都拖家带口,操作起来似乎有些难;叫些好友来,别人要花钱,也不是我之所愿。近些年来,父母生日时,大半是晚饭母亲做几个菜,我和妻子下班过去,没有酒水,没有杯盏,没有觥筹交错,更没有祝福的话,就在这样的氛围中默默地吃着谁都清楚是什么理由的饭。小时候,父亲远在千里之外工作,我跟母亲在农村,每到我的生日,母亲就会把中午的汤面条变成干面条,为我捞上一碗,放点蒜汁;再加一个煮鸡蛋。这个鸡蛋是很重要的,这在当年伙食是极大的改善。每当这时,母亲就会把自己的生日、我父亲的生日、我们兄妹3人的生日各说上一遍。叮嘱我们,生日时吃一个鸡蛋,就是要自己记住自己的生日。现在回忆起来,在我成人之前,倒是从没有看见母亲在自己的生日时,为自己捞上一碗面,再煮上一个鸡蛋。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想起那一碗蒜汁浇面条还是会条件反射似地口水往肚里流。

16岁离开家乡之后,从中学到大学,从学生到参加工作,一直到了现在,我也没有为自己过生日的习惯,从来没有在自己生日的.这天记起这天是自己的生日。当然,更不会有人为我煮上一个鸡蛋,捞上一碗蒜汁拌面条。到目前为止,除我自己之外,这个世界上,能记起我生日的大概也就是我的母亲——我在保险公司办有康宁保险,好象还是移动公司的“VIP”,每当我生日时,他们都会给我手机发来短信,说些祝福的话。但我没有把这些包括在内,他们是按照我身份证的生日发的短信。我身份证上写的其实是农历,他们都把农历当成公历了。母亲不识字,但她把农历记得很清。发短信时,我的生日也还未到,我也就一看了之。公司登记的生日,并不是我母亲所记的生日。

女儿过生日时,要照像,有蜡烛,有蛋糕。到了女儿去了外地上学,生日必有短信或不太短的“短信”祝词。那祝词一般要提前几个小时或几天去酝酿。这种酝酿和发送是一件快乐的事。

现在父母不缺吃,不缺穿,也不缺钱花。几个月前,我就在设想为父母过一个留下一点记忆的生日。我对父母说,你们叫几个要好的邻居或朋友,我叫几个同事,凑上几桌到酒店吃个饭。我出钱,不要大家的份子,到了酒店再说明请吃饭的理由。我想是,开席之前,我讲几句感谢大家、感谢父母的话。数杯酒下肚,几位酒友自然会为我说些祝福的话。我花钱请吃饭,大家说一些我难以达到效果的话,令老人开心,我也不吃亏。开始,父母并未反对。到了要女儿举行婚礼的前10多天,我准备为父母过生日时,他们却坚决不同意了。他们说与婚礼放在一起就行了。他们大约是怕我破费,给我添麻烦。我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那一定是他们反复商量的结果,也不便执意再办。同时,我想,面对数百人,说出我心中的话,做出我近乎勇敢的举动,那效果不是也很好吗?

父亲长母亲将近1岁,母亲的生月却要比父亲靠前些。在婚礼的这天,距父亲80岁的生日还有21天;此前的一个多月,母亲则过了79岁的生日。这个时间段,父母同时在吃80岁的饭。这正好是黄金时段,天赐良机,可遇而不可求哇!

我想,我爱我的父母,我内心里也一直感谢他们,可我从来没有说出来过,更没有拥抱过。父母也能感受到我对他们深沉的爱。缺憾就是太过“深沉”,我一直没法说出来。虽然以后我也不会有不太多的机会与场合说出我对他们的爱,但至少我曾经说出过,也拥抱过。我将长久为此而感到欣慰!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娘恩”。父母对儿女的婚礼无论多么重视,也只能从酒店的规格、场面的华丽、程序的完美、主持人的知名度、讲话嘉宾的地位等等方面去体现。这些方面的功夫即使做得再够,大概也不会有个极限。作为常人,不能攀比,也不能勉为其难。

1945年8月15日,美国《时代》杂志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在纽约时报广场抓拍的“世纪之吻”,记录了一个感人的瞬间,成为二战经典照片之一。我和我父母的拥抱当然感动不了世界,更不会感动一个世纪,但至少感动了我和我的亲人,还有我的朋友。在众人面前,充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是为女儿的婚礼增添的一个最重的彩,作为一个凡人,这已经很够,很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