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医学 > 执业医师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梳理

栏目: 执业医师 / 发布于: / 人气:1.04W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中医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梳理

足少阳胆经

瞳子髎 【定位】目外眦外侧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

率谷 【定位】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头临泣 【定位】目正视,瞳孔与风池穴连线上,入前发际0.5寸。

风池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肩井 【定位】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日月 【定位】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

环跳 【定位】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风市 【定位】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7寸。或垂手直立时,中指尖下是穴。

阳陵泉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光明 【定位】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

悬钟 【定位】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

丘墟 【定位】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临泣 【定位】第四、五跖骨结合部的前方凹陷处,足小趾伸肌腱的外侧。

侠溪 【定位】足背,第四、五趾间纹头上凹陷处。

足窍阴 【定位】第四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足厥阴肝经

大敦 【定位】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行间 【定位】足背,当第一、二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太冲 【定位】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蠡沟 【定位】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曲泉 【定位】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缘凹陷中。

章门 【定位】第十一肋游离端下际。

期门 【定位】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任脉

中极【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关元【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气海【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神阙【定位】脐窝中央。

中脘【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膻中【定位】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或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天突【定位】胸骨上窝正中

廉泉【定位】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 【主治】 ①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等目疾;②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③心动过速。

攒竹 【主治】 ①头痛,眉棱骨痛;②眼睑目闰 动,眼睑下垂,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③呃逆。

天柱 【主治】 ①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②鼻塞;③癫狂痫,热病。

风门 【主治】 ①感冒,咳嗽,发热,头痛;②项强,胸背痛。

肺俞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②骨蒸潮热,盗汗。

心俞 【主治】 ①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盗汗等心与神志病变;②咳嗽,吐血。

膈俞 【主治】 ①呕吐,呃逆,气喘,吐血等上逆之症;②贫血;③瘾疹,皮肤瘙痒;④潮热,盗汗。

肝俞 【主治】 ①肝疾,胁痛,目疾;②癫狂痫;③脊背痛。

胆俞 【主治】 ①黄疸,口苦,胁痛等肝胆疾患;②肺痨,潮热。

脾俞 【主治】 ①腹胀,纳呆,呕吐,腹泻,痢疾,便血,水肿等脾胃疾患;②背痛。

胃俞 【主治】 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

肾俞 【主治】 ①腰痛;②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带下等生殖泌尿系疾患。③耳鸣,耳聋。

大肠俞【主治】 ①腰腿痛;②腹胀,腹泻,便秘。

膀胱俞【主治】 ①小便不利,遗尿;②腰骶痛;③腹泻,便秘。

次髎 【主治】 ①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妇科疾患;②小便不利,遗精,疝气;③腰骶痛,下肢痿痹。

委中 【主治】 ①腰背痛,下肢痿痹;②腹痛,急性吐泻;③小便不利,遗尿;④丹毒。

志室 【主治】 ①遗精,阳萎,小便不利;②腰脊强痛。

秩边 【主治】 ①腰骶痛,下肢痿痹;②小便不利,便秘,痔疾。

承山 【主治】 ①腰腿拘急、疼痛;②痔疾,便秘。

飞扬 【主治】 ①头痛,目眩;②腰腿疼痛;③痔疾。

昆仑 【主治】 ①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②癫痫;③滞产。

申脉 【主治】 ①头痛,眩晕;②癫狂痫,失眠;③腰腿酸痛。

至阴 【主治】 ①胎位不正,滞产;②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十四经脉主治概要

肺经: 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咯血、咽喉痛等与肺脏有关的疾患,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症。

大肠经: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胃经: 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脾经: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心经: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小肠经: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膀胱经: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症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症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

肾经: 本经腧穴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它病症。

心包经:本经腧穴主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它病症。

三焦经:本经腧穴主治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它病症。

胆经: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它病症。

肝经: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病,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它病症。

督脉: 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病症。

任脉: 本经腧穴主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咽喉、头面等局部病症和相应的内脏病症,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