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文学

长辫子放映队的故事散文

栏目: 文学 / 发布于: / 人气:1.61W

湖南省桂东县普乐镇是一个秀美的乡村,山环水绕,空气清新。村村组组那些上了年纪的村民,时至今日,依然记得有一支 “长辫子放映队”。这支放映队是由三位青春靓丽的姑娘组成,由于她们脑后都留有一根长长的漂亮的麻花辫子,被老百姓誉为 “长辫子放映队”。她们就是刘英媚、郭凤容、郭亮珠,三位姑娘为了点亮农村的夜晚,满足那个时代老百姓对电影的渴求,她们在广袤的农村巡回放映,把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放映事业。随着农村电影市场的萧条、冷落,她们也默默地退出了 “江湖”。回首那一段岁月,放映员们依旧会热血沸腾,难以忘怀。

长辫子放映队的故事散文

第一个进入放映队的是刘英媚。1975年的一天,20岁的她刚刚高中毕业。一天,普乐公社(镇)上井村干部通知她到公社放电影。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个美差会降临到我头上!”开心地她说,接受任务后,一缕担忧从心底冒出来——一个未婚姑娘要与两个退伍的男军人晚上一起去放电影,那是一件多么尴尬的事啊!

一番思考后,刘英媚直爽地对公社郭书记说: “放电影,要么就全部是女的,要么就另外再请 (男的)。”说着就向屋外走。一脸慈和的.郭书记说:“英媚,你不能走,这事可以商量!”

后来,公社决定成立女子电影放映队。不几日,普乐公社女青年郭亮珠、郭凤荣被相继招了进来,女子电影放映队即 “长辫子放映队”正式组建了。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桂东农村,没有电视,淳朴、憨厚的桂东村民对文娱生活需求十分渴望,他们把能看上电影当作一件最开心快乐的事儿,把放电影这一行当,看成是一个崇高的事业。那时普乐公社13个大队125个生产队的村寨、老屋场,还有哨所,“长辫子放映队”都走遍了。

电影设备很重,没有汽车、拖拉机来运输,全靠姑娘们肩挑手提,两副百多斤的担子挑起,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可 “长辫子”放映员们乐在其中。

“那时,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天天晚上都得放映,一个晚上要走两个电影点,每一个点要放映两场电影。放电影之前,还得放大约10分钟左右的幻灯片。一个点放完,马上就得收拾放映设备,赶往下一个放映点,紧锣密鼓悬挂银幕,调试放映机。电影放映到凌晨一两点钟是常事,样板戏的电影曾接连放过6场,一直放到天亮。放电影大多是露天,遇上冷天,电影放到后面,我们满头白霜,衣服上也起了一层冰霜。”刘英媚、郭亮珠诉说着往事, “一个月要放映30天,晚上放了电影,白天也有白天的事——挑放映设备转点,采编公社的好人好事,编写、制作幻灯片。”

放电影是一件苦差事,待遇如何呢? “最开始每人5元∕月,后来每人15元∕月,放映员所在的生产队还会按照壮劳力给放映员记工分。”三人回忆。

“那个年代,电影迷很多,看电影就好像一次欢乐的盛会。电影还没有放映,消息早就透露出去了,村庄上就弥漫了喜庆欢乐的气息。那一天真正来临时,太阳还没落山,计划放电影的禾坪或老屋场,就有了喧闹声。村庄里的小孩子把家中的凳子、椅子一古脑儿搬出来,抢占最佳位置,夜了还在呼朋引伴或兴奋地四处乱窜。急匆匆吃了晚饭或刚从地里回来还来不及吃饭的大人们,也接二连三朝禾坪走来。也有十里八里的人们,翻山越岭赶来,归去多半是打着葵花秆火把或 ‘火炉网’。”刘英媚几个深深地回忆,那时,看到惨痛的情节,观众眼里都闪着晶莹的泪花,有的甚至一脸泪痕。老大爷、老大娘看电影就更有趣味了,他们看一看银幕上的人影,又好奇地回过头来细看那放出美丽影像的放映机,疑惑地问:“世上竟有这么好的东西?”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看到人们观看电影的兴趣与开心的样子,刘英媚、郭凤容、郭亮珠即使疲惫不堪也深感甜滋滋的。磨破了多少双布草鞋、解放鞋?不记得。走了多远的路途?不知道。吃了多少农家饭?不清楚。她们只知道走遍了公社的山山岭岭。她们还记得普乐有几段偏僻的山间小路,夜晚放完电影路过,只有大声吆喝自我壮胆:“亮珠,快点!” “凤荣,抓紧时间。”还记得在农家吃饭,老百姓不愿意收钱收粮,她们把每一餐的两毛钱半斤粮票悄悄地放在农家的木饭甑底下;还记得老百姓热心地帮她们悬挂银幕、收拾行李设备;还记得襁褓中的小孩不到一个月,就背在背上去放电影……

当电影市场走向萧条时,1985年,刘英媚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教师直到退休。而郭凤容、郭亮珠她们也先后回到了农村。

时代总是向前行走,人们的文娱生活日渐丰富,可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长辫子放映队”给了人们太多的精神慰藉,记忆中的 “影像”总是挥之不去,那一份朴素的热忱、信赖、和谐,那一份乡里乡亲,时常被人们记起、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