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校园

数学如何开展概念教学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3.04W

数学概念教学一

数学如何开展概念教学

(1)教师要清醒地认识为什么教,即要明白所教概念的重要性

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概念教学不能简单地处理为“看懂――背诵――理解――运用”模式。目前,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要“淡化概念,注重实质”,另一种观点是要保持概念阐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不能一概而论。提出“淡化概念,注重实质”是有针对性的,它指出了教材和教学中的一些弊端,一些次要和学生一时难以深刻理解但又必须引入的概念,在教学中必须对其定义作淡化的处理,但一些重要概念的定义还是应以比较严格的形式给出为妥

否则,虽然老师容易判定这些概念的定义是被淡化的,但是学生容易对概念产生误解和歧义,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度,突出教学的重点。还有一些概念,在数学学科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这类概念,不但不能作淡化处理,反之,还要花大力处理好,让学生对概念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例如,初中几何中关于点的概念,是人们从现实世界广泛对象中抽象而得,在教材处理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概念所涉及的对象的广泛性,从而认识到概念应用的广泛性,另外学生也在这里学到了数学的抽象方法。

(2)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怎样教,即明白教会学生概念的重要性

首先,笔者认为概念教学应该讲清概念的来源、形成。由于概念本身具有的严密性、抽象性和明确规定性,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精确性,在方式上以“告诉”为主让学生“占有”新概念,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使思维呈依赖,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学生如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那么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由于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正方形的定义完全可以通过矩形定义由来方法让学生对比猜想发现,其规律: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只需添加适当条件而已。其次,在概念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如何设计数学概念教学,如何在概念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并必须解决的问题。再次,对不同概念的教学,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概念教学主要是要完成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这两个环节。新知识的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或较难理解的,所以在教学时应先列举大量具体的例子,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归纳出这一类事物的特征,并与已有的概念加以区别和联系,形成对这一特性的一种陈述性的定义,这就是形成一种概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要做到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相互联系、作用,从而领会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获得新概念,这就是概念的同化。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最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是对实例的归纳及辨析。

数学概念教学二

关注自主探究,重视学习能力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很好地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分数知识教学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

自主探究环节安排了两次创造活动:一是在初步认识分数“”后,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学生利用不同形状的学具纸片“折、画、涂、写”。随后进行展示、对比、交流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口头表达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逐步加深学生对“”意义的理解;二是在辨析“”的环节中引出“”,并巧妙过渡到“创造几分之一”的动手操作活动,结合作品展示和用一句话介绍自己创造的几分之一的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所感、所悟的能力,拓展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加强思维训练,凸显知识本质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数学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与提升。

在本课的课堂中,每一教学环节都涵盖了对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想象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思维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在认识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为什么相同图形、折法不同,其中一份都能用表示?”及“不同形状图形对折后,其中一份为什么都可以用表示?”两次比较使学生对“”的认识更加明晰。又如:在比较分数大小环节,教师在学生初步领悟到分数有大小、初步掌握比较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发挥想象“如果像这样继续平均分,还能得到几分之一?它比更(小)?”这一环节设置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分数大小的认识和体会,发展了数形结合思想,培养了空间观念,使数学学习更深入、更灵动。

数学概念教学三

1、学过的概念要归纳整理才能系统巩固

学习一个阶段以后,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概念进行归类整理,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概念体系。如学生学了"比"的全部知识后,我帮助他们归纳整理了什么叫比;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这一系列知识复习清楚之后,才能很好地解决求比例尺三种类型题和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只有把比的意义理解得一清二楚,才能继续学习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这样做,就构成了一个概念体系,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概念学得扎扎实实,应用概念才会顺利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际应用,巩固概念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势必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如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之后,我就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商店了解几种商品的价钱,写在作业本上,第二天让他们在课上向大家汇报。通过了解的过程,非常自然地对小数的意义,读、写法得以运用与理解。又如学了各种平面图形后,我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那些地方有这些平面图形。通过这种形式的作业,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这不仅巩固了所学概念,还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综合运用概念,不仅巩固概念,而且检验概念的理解情况

在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之后,进一步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概念练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思考、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这也是培养检查学生判断能力的一种良好的练习形式。这种题目灵活,灵巧,能考察多方面的数学知识,是近些年来巩固数学概念一种很好的练习内容。

数学概念教学四

以概念核心为基础,建立概念表象

概念教学往往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理解概念?笔者认为,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数学教师应以概念核心为基础,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建立数学概念的表象。 如,在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线》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线”这一概念,教师应根据“平行线”的内涵,准确把握其概念的核心是“永不相交”。为此,教师应先安排学生去感知实物,如让学生去观察桌子、黑板上的边框,通过“长”与“宽”的关系理解两条“边长”与两条“边宽”的关系;并从这些表象认识中,建立起关于平行线这一概念的表象,就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无限延长永不相交的直线”。

数学概念本质是对一类事物本质、共同属性的概括。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列举一些体现概念特征的具体事物,让学生从这些事物中得到了概念的表象认识,然后从这些具体事物中概括抽象概念的核心,从而得到对概念的深刻认识。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直角》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举例观察,黑板上“长”与“宽”这两条线的角度、埃及金字塔的塔顶两条线的角度、埃菲尔铁塔两条线的角度等例子。让学生得到“直角的两条线互相垂直”这一表象,并理解这一直角概念核心就是“垂直”。

以概念核心为本质,突破概念认识上的难点

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借助于比较、综合、概括、抽象等思维活动,对概念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辨证思维加工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如果以“概念本质”为核心,往往能扫除学生对概念认识上的盲区,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课上舍弃数学材料的现实意义,保留数量、空间等方面的本质信息,指导学生在体验数学概念的核心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的实质。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时,因数与倍数这两个概念,从字面上学生也比较容易混淆,很难理解这两个数的区别和联系。在此,教师可以紧紧抓住因数与倍数,“乘”为核心,通过向学生举例2×8=16,4×4=16,16×1=18,然后以2×8=16为例子,重点向学生说明在这等式中,2乘以8等于16,所以2和8是16的因数,而16是2和8的倍数。这样,通过“乘”为核心,让学生理解了因数与倍数这两个概念的本质。然后通过数与数之间的相乘,让学生找出谁是因数,谁是倍数。因此,通过“相乘”这核心,学生理解了因数与倍数“乘”与“被乘”的关系,自然弄清了因数与倍数的区别,深刻理解了因数与倍数的本质涵义。

Tags:教学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