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幼儿

2017央视朗读者观后感400字

栏目: 幼儿 / 发布于: / 人气:3.31W

《朗读者》是从2017年由央视一套和三套每周六、日晚黄金时间推出的文化情感类节目。yjbys小编下面为你整理了关于央视的朗读者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7央视朗读者观后感400字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400字篇一

时代太忙,不会有那么多人,静心下来去聆听不够精彩的说话。第一期节目的惊鸿,如果没有后续节目的延续性,升级和进化。这种异于时代的栏目,很容易被遗忘在收视率里。很显然,失去收视率,赞助就会失去。节目本身,就没有了商业存在意义。

没有什么任何平台,会支持一个没有商业价值的栏目。

这就是《朗读者》未来一定会出现的问题。

虽然残忍,但是我仍然想说,《朗读者》它的发酵和影响效应,会重拾一些人的朗读兴趣。但是还是无法叫醒那些天生埋头赚钱的人,这已经是这个时代的裂缝。忙碌奔波的人,他们明天都在和不同的人寒暄,聒噪,他们是不会懂得静下来读点什么。而在这样时代生长发育的年轻人,除了善良和单纯,他们很多,也只剩下善良和单纯。

这个节目,办不长,我是我的预测失准的。毕竟,很多真正的热爱文艺的人,尝试的很多真正有灵魂的节目,都被时间,停滞在很短暂的美好里。

忘记是哪一年开始,中国弥漫着各类明星和素人真人秀。人们蜂拥的,去膜拜这些人造的明星。一首歌,就可以红火十年的价值。那些没有作品,没有功底,甚至没有内在的艺人,也可以坐拥千万家财,成为各类迷弟迷妹的王。

是的,在一个叫嚣的时代,不缺的,是癞蛤蟆一样的粉丝。他们眼中,只有肤浅的快餐文化。这是一个国家,最大的病痛。或者说,它宁愿你麻木的追星,也并不希望你明智的看懂人生。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400字篇二

我非常认同董卿创办这个节目的初衷,我很微小的做过《言情录》这个节目,当时的目的,也是希望倡议“诗意的说人话”。至于董卿,相信她经过了央视这么多年的沉淀,以她一姐的地位,很难有让她心动的尝试。正如同崔永元,辞职,公益,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未必,会取到早年的节目成绩。但是于内心,他一定是满足的。正如同罗永浩说过:“做锤子科技的四年半,虽然是他遭遇最大的商业危机,却是他最快乐的四年半”。比起朱军的安逸和央视现在一些不知所云水准的青年主持人,董卿的这种尝试,是极为了不起的挑战。

青春的时候,你依靠的努力,得到了一些社会地位和认可,当你名气在身,你就应该思考,如何去为新的青年,和小到行业,大到时代和国家做些什么。

这才是一个有为青年的血性和灵魂,这才是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里的少年。

与此来说,董卿,也算得上是一个灵魂有趣的人。

只是我仍然想说,节目的创意是好的。但是在内容,还是需要很多的改良。比如董卿本身,在主持的腔调上,要更为放下她曾经主播的状态。我曾经说过大不敬的话,就是播音专业的学生,会在积累专业技巧的同时,剥夺自然的情感表达感觉。这是中国播音学最大的病灶。我并不反对播音练习的技巧,和口齿清晰。但是情感的真实,自然,始终是说话,最好的方式。比较而言,濮存昕作为老一辈的话剧名家,以他岁月的沉淀,和对人生的领悟,在朗读时,就多出更多长辈在身边读书的感觉。

至于那些素人,虽然有很多励志和社会辐射效应,但是朗读水准实在太低,这是很矛盾的一件事情。

你选择了社会新闻性,就会失去专业性。如果不考究这个问题,节目的人文影响力,就会大过节目本身的质量。比起《见字如面》明星效应的朗读,《朗读者》目前的尝试,仍然属于稚嫩的。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400字篇三

这几天被安利了很多次董卿的新栏目《朗读者》,有人说,我曾经制作的小栏目《言情录》很像这个节目;也有人说,老师这个节目和你的'坚守不谋而合。央视上一个我比较喜欢的节目,还是《等着你》,一档寻亲类的节目。实际上,央视只要想做人文型的节目,始终还是拥有最大的受众平台,和最好的关注度。

趁着晨起的头脑的清醒,我看了《朗读者》,董卿娴静而知性的状态,深知和懂得她想做什么。这个国家,娱乐至死的时代。能够沉淀下来,去做一档可以唤醒国人朗读的事情,实在是很有功德的尝试。

正如卿言:“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是传播生命”。朗读是很多年代的记忆,相信,这样的记忆,可以横跨90年代之前所有的人群。我仍然记得,在我们高中的年代,朗读还是一件极为风靡的事情。更不谈,早间课堂的语文朗读。虽然毫无情感,甚至读不懂课文的那些情感,但是,文学的最早熏染,就是从那时开始。

人们经常会讨论文学的价值,到底是“腹中诗书气自华“,还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呢?

我相信,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阅读,都是相当久远的事情,更不谈朗读。人们在校园,慌乱的学习,极其渴望的长大。过了18岁,就饥不可耐的丢掉课本,享受自由和情爱。踏上社会,则开始在无休止的忙碌,疲惫里循环。

一个人连和自己都很少真正谈心的人,你如何指望他去阅读别人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