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职场

秘书绩效考核表的图片欣赏

栏目: 职场 / 发布于: / 人气:3.16W

有很多的员工都有写过绩效考核表,包括秘书。但是很多的人不知道秘书的绩效考核表是什么样子的。下面为您分享秘书绩效考核表的图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秘书绩效考核表的图片欣赏
  秘书绩效考核表





  秘书绩效考核方法

1、强迫分布法

为了避免由于大多数秘书与文员都得到比较高的等级而没有真正把绩效优秀的秘书与文员区分出来,可以使用强迫分布法,即对各个等级的人数比例做出限制。一般来说,各个等级的比例分布应该接近正态分布。

强迫分布法的比例规定只是一个对总体比例的控制,具体到各个部门,可以有一定的上下浮动。例如,有的部门可能只有几个人,很难要求它严格地按照比例来进行评定。另外,很多组织将部门整体的业绩完成情况与部门内部员工绩效等级比例联系起来。当部门整体的业绩完成情况较好时,部门内部秘书与文员被评定为较高的绩效等级的比例相对比较高;相反,如果部门整体的业绩完成情况不好,那么部门内部的秘书与文员被评定为较高的绩效等级的比例相对比较低。还是以上面的等级评定为例,将部门整体业绩完成情况分为A、B、C、D、E五个等级。

为了尽量对评估标准达成一致意见,一方面在定义标准时尽可能地用比较清晰避免歧义的语言,另一方面,在进行绩效评估之前对评估者进行系统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致的评估标准。

2、排序法

排序法是一种相对比较的方法,主要是将秘书与文员按照某个评估因素上的表现从绩效最好的秘书与文员到绩效最差的秘书与文员进行排序。排序法有利于识别出好绩效的和差绩效的秘书与文员。对于某个因素上绩效有问题的秘书与文员,可以作为在该方面培训的对象。

排序法通常的做法是:将所有参加评估的人选列出来,分别针对每一个评估要素开展评估,首先找出该因素上表现最好的秘书与文员,将他排在第一的位置上,然后找出次最好的秘书与文员,将他排在第二的位置上,依此类推。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就第二个因素进行评估,排列秘书与文员的顺序。

绩效评估排序表是用排序法进行绩效评估的结果。

排序法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在每一个因素上表现好和表现不足的秘书与文员,但排序法的不足是它只适合对人数较少的团队进行绩效评估,因为人数过多将会使排序工作变得非常繁琐。另外排序法可能带来的另一个负面影响就是秘书与文员之间的相互攀比和竞争,竞争本来是好事,但也不总是带来积极的影响。

3 对偶比较法

对偶比较法与排序法类似,也是一种相对的绩效评估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做法是:在每一个评估因素上将每一个秘书与文员 与其他的秘书与文员进行比较。

4 关键事件法

在进行绩效评估时可以对秘书与文员一些关键事件中的表现进行评估,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对关键事件的评估一定要与被评估者的关键绩效指标联系起来,也就是说,这些关键事件是与被评估者的关键绩效指标有关的事件。

  绩效考核的误区

1.相信“绩效考核,一考就灵”

以前没有做过绩效考核的老板接触了绩效考核的思想之后会认为自己以前所有管理问题都是没有绩效考核,没有目标管理,没有量化管理造成的,因而对绩效考核的引入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绩效考核,一考就灵,诸如员工的执行力问题,工作积极性问题,办事效率问题都能通过它得到解决。其实绩效考核只是众多管理工具的一种或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只有系统地做好经营和管理的梳理工作(战略,模式,组织,人员匹配,制度,流程等),才能让绩效考核的作用发挥出来。

2.用考核代替管理

很多人把绩效考核的重点放在考核上,以为只要通过绩效约定让员工了解自己的目标,了解完成目标后的奖励和完不成目标后的惩罚,就不需要其它的管理了。但绩效考核管理的重点其实不是考核,而是利用考核进行管理。使用这个工具管理者可以和员工明确其任务和目标,及时发现员工目标实现上的偏失,以便及时对员工给予必要的支持,帮助和管理。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一个员工完不成任务通常不是因为他不愿意,而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完成。帮助员工是老板和高层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考核无法取代的。考核能让你发现问题,但考核却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如果通过考核和辅导你发现一个员工根本不适合他现在的岗位,就需要做决定替换他。但这也不是考核的事情,而是考核之后要做的另一个管理工作。

3.设计过分复杂的考核体系

很多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不能发挥作用,根本的原因就是设计的考核指标和考核体系太复杂,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为了得综合高分而失去了工作重点。我建议对底层员工考核指标不要超过3个,对管理者考核指标不要超过5个。

4.绩效考核体系要么不专业,要么追求形式主义

不专业体现在指标和目标设计的不合理上,例如指标和目标经常被随意改变;指标分配不当,一个人无法对他自己的目标负责等。与之相反的一个错误是追求形式主义,不把时间花在实质目标和指标的讨论上,而是做很多似是而非的表格,权重计算等。

5.激励个人主义

本质上绩效考核体系是一个激励机制,即把一个人的部分所得和他的业绩挂上钩。由于绩效要细分到个人,很多公司绩效体系的根本是激励个人业绩,而不是激励一个人关心他的团队和整个公司。这样的激励可能导致错误的导向。

6.重短期,不重长期

绩效管理的另一个误区是只重短期,不重长期。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员工可能会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公司的长期利益,例如为了一次成交欺骗客户。这一点在绩效体系设计中必须有充分的考虑。一个办法就是设计相应的晋升体系,把员工的长远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7.只考业务,不考支持

《老板顾问》的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的绩效考核只针对业务人员,不考核支持人员(如技术、财务、人事、服务等)。我非常理解考核支持人员的难度,那就是其业务指标很难量化。但即使是这样,企业的绩效考核也应该是全面的。

8.对考核的可能结果不做测算

这样制定出的绩效考核方案会导致一些人的业绩提成由于一些偶然因素变得非常大,这一方面企业会受不了,另一方面其他员工会觉得不公平,让激励变成了对少数人的激励。

9.平均主义与老好人思想

绩效考核的一个目的就是把员工做的好坏通过指标客观,量化和直观地表达出来,并根据员工贡献的大小给予事先约定好的激励。激励的本质是让做的好的人得到很多,让做的不好的得不到或得不到很多。但很多绩效体系设计上存在平均主义思想,加上管理者执行中对一些定量指标打分有老好人思想,最终结果是绩效管理变成了走过场。这也是老板必须避免的一个误区。

10.考核频率太高或太低

考核频率过高,无法及时发现考核对象的问题并进行指导。考核频率过低,考核对象的工作无法和其工作成果对上,这两种情况考核都没有意义。通常业务人员的考核频率应该比较高(月或季),支持人员的考核频率应该较低(季度或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