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职场

员工的风险管理方法有哪些

栏目: 职场 / 发布于: / 人气:3.28W

很多的企业都不知道怎么管理员工,从而产生了很多的风险。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员工风险管理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员工的风险管理方法有哪些

  员工风险管理方法

一、强化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企业文化氛围

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引进国际银行业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形成良好的风险控制企业文化氛围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建立良好的操作风险控制文化氛围首先要明确操作风险的科学含义和风险控制手段及方法。

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对操作风险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流程、人员行为和系统失当或失败,以及由于外部事件而导致直接和间接损失的危险。操作风险主要来自内部控制和外部事件两个层面,主要包括:人员风险、制度和流程风险、技术风险以及操作策略风险。

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主要依赖完善的内部控制,完善的内部控制是有效实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7年在《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提出:“最重大的操作风险在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根据2002年9月人民银行颁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定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扩张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以期在区域银行市场获得一席之地,完成最初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在这一发展阶段,银行的风险意识还处于萌芽状态,虽然从管理层到员工都能够意识到风险的重要性,但是在制度上缺乏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和科学方法。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银行风险监管要求的不断深入,管理层深刻地意识到必须形成风险控制企业文化,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将先进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方法与银行自身经营特点相结合,做到“实用、管用和会用”,从而全面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通过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项目的实施,锦州市商业银行引入了科学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加强了对管理层和员工的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培训。在银行内部,将风险管理由高深的理论变为所有银行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使从银行高层管理者到基层员工的所有银行员工对内控和操作风险的内容和含义有了准确的理解,清楚地认识到银行内控与操作风险和每名员工的相关程度。通过培训,员工们进一步明确了不同岗位风险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做到合理有效地控制风险。

在强化对内控和操作风险理念的宣传与培训工作的同时,项目小组对原有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将包括操作风险管理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内容融入其中,使得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不仅是对员工日常工作的要求,并且成为衡量部门绩效的成本因素,直接影响部门的经营效益考核结果,进而形成管理者和员工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通过事前培训,事中监督和事后考核,已经将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念深入贯彻到每名员工,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将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企业文化氛围。

二、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的组织结构和岗责体系

完善的组织架构是保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而科学的岗位职责设计能够确保每名员工在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中权、责、利上的明确分工,进而通过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设计保证分工的有力执行。项目小组结合内控和风险管理的科学理念和最佳实践对自身的组织架构进行了改造,对岗位职责进行了重新设计。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建立有效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和前提。锦州市商业银行注重通过加强银行治理,强化股东会、董事会职能,从源头上提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意识。在项目中,进一步强化了董事会和各委员会的职能,确保董事会能够真正在银行重大决策中发挥作用。在完善原有职能的同时,将成立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审计稽核管理委员会、提名管理委员会、信息管理委员会和战略发展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对银行的内部控制。

在风险管理和内控项目中,锦州市商业银行着重强化了风险管理部和稽核部门的工作职能。垂直独立权威的风险管理组织机制是加强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健全配套的风险管理机制是风险管理的必要手段和配套措施。为全面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成立了由银行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直接领导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部负责对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内的银行风险进行全面管理。风险管理部通过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包括政策约束,流程规范以及有效量化支持工具实施风险管理,将各类风险损失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锦州市商业银行注重通过内部稽核部门发挥监督和控制职能。通过建立全行具有高度权威性与独立性的稽核部门,进一步增强其作为内控重要监督部门在内控评价与监督方面的职能。稽核部是全行最高的稽核管理部门,负责全行下属各经营机构以及各业务管理部门的监督与稽核,同时直接向董事会及稽核审计委员会负责。目前总部正着手对下属机构进行风险分类,根据不同机构风险等级的采用差别化的稽核方式,强化对存在较大风险机构的稽核审计工作。调整后稽核部大大提高了在监督审计方面的稽核检查力度及检查有效性。

三、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体系

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体系是确保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质量的基本保证。锦州市商业银行通过完善各部门与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优化风险控制流程来降低和防范操作风险,将系统、标准的管理方法运用到各类业务的操作风险管理当中,全面梳理各项业务流程,建立有利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为更好的体现风险管理的独立性,锦州市商业银行在原有单一的业务线基础上分离出风险管理线,建立了风险经理制度,对每家支行派驻风险经理,负责对支行风险的全面审查工作。风险经理由风险管理部管理,不隶属于每家支行,从而避免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导致的对风险的忽视。通过实施稽核专员制度,稽核专员负责对支行经营过程中的内部控制、操作风险问题进行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并按照各支行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不同确定现场稽核频率。

项目小组设计了风险信息报告和评估反馈机制。建立覆盖全行的风险信息报告机制的目的在于及时、全面、完整地向决策层和管理层提供银行经营管理中涉及的各类风险与内控状况,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确保稳健经营。风险报告路线采取纵向报送与横向报送相结合的矩阵式结构,即部门或者支行向总部对口管理部门报送风险报告的同时,必须向风险管理部门报送。建立制度评估反馈制度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报告和纠正内部控制的缺陷,不断地提高规章制度的适应性和操作性,从而增加对基层机构的控制能力。

在制度设计的同时,锦州市商业银行对原有的风险管理流程体系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减少了包括贷款审批流程的审批环节,进一步明确了从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和最终审批人的风险责任。得益于先进风险控制方法的引入,虽然监控环节减少,但是信息传达的透明度提高,加之激励约束机制与风险责任的直接联系,因此提高了风险管理的质量并且降低了管理成本。

四、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内容的绩效和薪酬考评体系

实施对员工的有效激励、对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性具有根本性影响。人们行为的动机在于与之相关的效用激励,忽视风险控制的激励机制只能将员工的行为动机转向单纯的规模和简单的利润导向。为提高对员工的风险约束,项目小组在建立涵盖风险内容的部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员工薪酬考评体系,将风险考核纳入了员工激励机制。

在对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中,项目小组设计了科学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KPI),运用平衡记分卡实现了绩效考核要素的全面性要求,引入了包括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在内的综合性银行绩效指标,避免了原有考核体系由于指标间相关性造成的激励冲突,将风险成本和风险资本作为重要因素明确地纳入考核,体现了考核标准的科学性。在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项目小组设计了包含风险管理激励机制的员工薪酬体系,通过采用不同的薪酬结构和支付期限避免了风险偏好不同员工之间的激励冲突。

五、锦州市商业银行内控和操作风险管理的未来规划

良好的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要通过充分有效地实施才能实现,锦州市商业银行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完善新体系的实施工作,确保项目设计目标的最终实现,并将继续推动银行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工作以及加强风险量化管理精确化的准备工作。

银行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管理无论是文化氛围的.形成,管理体系的搭建,还是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实施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风险和内控项目实施的目的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为持续的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锦州市商业银行将时刻关注国内外银行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的最新动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方法,形成符合自身发展和经营需要的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向国际化银行管理水平的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员工离职风险管理方法

1、危机的预防

在离职危机没有发生前,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有员工离职风险的意识,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应对方案,不至于当有员工离职时不知所措。

2、危机的识别

通过对员工满意度,离职率,员工士气,组织内部沟通、缺勤率、请假率等观察,进行离职风险的识别,尽可能在离职危机没有发生前,启动预防方案,努力将离职危险扼杀在初始阶段。

3、离职危机的归类确认

离职危机发生以后,要对离职危机进行归类,确认其对组织的风险有多大,根据其风险的高低采取由针对性地方案。

4、离职危机的处理

离职风险发生以后,本着及时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及时手头上重要的事务。尤其对于核心员工的辞职,及时争取,并做好没有准备在职员工的思想工作,以免发生集体跳槽事件。

5、离职危机的评估与反馈

离职危机管理的最后一步是风险处理完毕后的评估与反馈,做到吃一堑,长一智,采取相应的管理改善措施,避免同类事情再次发生。

  员工离职风险管理知识

加强风险管理是以增强风险意识为前提的。实践证明,没有风险意识或风险意识淡薄的企业或组织,是不可能加强风险管理的。缺乏风险意识或风险意识淡薄有多种表现:其一是对风险如鱼吞饵式的盲目无知,眼睛只盯着各种“利润”的诱饵,全然不识鱼饵后面要命的鱼钩——风险的存在;利令智昏地看不见或忽视利润背后潜在的各种风险。如盲目的多元化、盲目的低成本扩张、盲目的铺量销售做大等等。其二是心中虽有朦朦胧胧的风险意识,但却心存侥幸,相信自己的“运气”比别人好能躲过风险,因而轻视对可能降临的风险的管理,直到风险突降,才悔不当初,可一旦风险过去,却又好了伤疤忘了痛,侥幸如故。

其三是被曾经连续的成功或业绩冲昏了头脑,囿于局部经验而高估企业应对风险和化解风险的能力,轻敌麻痹,因而不认真做管理风险的精神、物质和组织的准备,直至被风险击败、击垮,才醒过神来,但失之已晚。其四是因现实中缺乏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使有些人对各种风险损失抱无所谓的态度,因而无所谓风险意识,也无所谓风险管理。其五是思想方法的片面性,凡事只往成功和好的可能方面想,而看不到事情失败或种种坏的可能性,对坏的可能甚至最坏的可能不愿设想,不作分析打算,更不做任何防范的准备。凡此种种缺乏风险意识或风险意识淡薄的企业,犹如一支在战斗中不设防的军队,处境是十分危险的,其命运是令人担忧的。

风险有时就是机遇。与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不同,风险偏爱无准备的头脑,而对风险无准备的头脑是抓不住机遇的。对处在战略机遇期的中国企业来说,要想抓抢机遇求生存图发展,就必须增强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