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作文

【必备】高中作文合集八篇

栏目: 作文 / 发布于: / 人气:5.7K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必备】高中作文合集八篇

高中作文 篇1

摘要:文章针对新课程新高考对作文教学的要求,从写作外部的指导到学生写作心理的需求作了全面地分析与探讨。提出了作文教学的诸如快乐作文、学会感悟生活和强化语言训练的一些外部指导方法,以及关注学生写作心理的作文教学方法探究。注重科学地有效地做好作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新高考,作文教学,写作方法,写作心理

新的课程理念给作文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新高考试卷中作文的分值增加到70分,这又为作文教学带来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冲击。回顾以往我们的作文教学呢?不可否认,长期以来高中作文教学,囿于旧教材的体系,依附于阅读教学,逐渐形成了一种难以突破的按文体循环教学的模式。教师无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重行文、轻过程,重讲评、轻操作,作文教学方法陈旧;批改方式单一;作文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项任务而已。这样的作文教学怎能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表达的文章呢?

在这课改大背景的前提下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当然,新课程作文教学不是否定以往的教学经验,而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的心路成长历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学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是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应有之意。对于作文教学的外部指导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探究。

一、把快乐作为作文教学的永恒追求

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与快乐还给学生。避免出现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

要快乐作文,首先得给学生一份写作的自主权,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可自由些。教师可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透视生活,观察事物。学会感悟。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或洋洋洒洒,或三言两语,兴之所至,挥洒即就。让其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其次,呵护和点燃一份激情。教师有责任将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十几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作文的快乐是可以想见的。再次学会分享成功,这是快乐作文的最大奥秘。在写作点评时可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没

有高下之分,只有思想碰撞和逆耳忠言。多去关注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要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成功。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一线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转变态度,培养习惯,视作文为乐事。惟有如此,才会有新鲜活泼、个性突出、思想丰富的作文涌现,教师的快乐也莫过于此吧。

二、注重积累素材,强化语言训练。

苏联作家斐定曾说:“有结构不完整的好作品,但语言失败而成为好作品的却不曾有过。”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着重要抓语言。它是教学成败得失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而积累词汇,灵活地运用,是能增加高考作文中的亮点的。如何积累?

比如,中国古典诗词就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以

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其中有些名句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对我们的写作帮助很大。因而可要求学生要以课堂为基础,做好积累,集腋成裘。挖掘文化宝库,古为今用。

三、注重作文交流意识的培养,减少作文中的“硬伤”。

考场作文是一次不见面的交流。有命题人与考生的交流,还有考生与是与阅卷老师的对话。这更为直接,更为关键。如果你的作文不能有效地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阅卷老师,阅卷老师不明白你的意思,那么这样的作文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很多考生的失误,就在于不能很快地、有效地跟阅卷老师进行交流。说起话来是答非所问、不着边际,让人不知所云,或者呑呑吐吐、闪烁其辞,让人如坠雾中,甚至使阅卷老师感觉到有的考生总在回避,不情愿与别人交流,致使交流产生障碍。这当然也不会得高分。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样一个不见面的交流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仔细审题,从容应对。学会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不能丝毫不顾命题者的意图,那就纯粹成了自言自语,不能形成有效的交流。也就是说要认真审题,按要求做答,不另起炉灶,不转移话题。

2、真挚坦诚,不自欺欺人。写出自己的真话,抒真情。用情打动别人。提倡平实作文,不要故弄玄虚,故作高深。

当然,还要在平时的教学训练注意对学生书写等方面的细节。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分。

作文教学工作不可急于求成,它需要一个细化咀嚼的过程,因而对于作文教学,一定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外部的教学指导是一种方法指导,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应试指导。然而写作主体的心理也值得我们去关注与研究。这里主要阐述学生在作文时的一些心理障碍:

(一)审题时的心理障碍

学生作文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审题。审题是一篇作文的起步,是立意的基础,是构思行文的依据,它关系着学生写作的成败。学生要做好作文,必须抓住这重要的一环。可是有些学生一见到话题,心里就发慌,脑子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表现出焦虑不安的种种心理状态。

1、“没有内容可写”,产生困惑心理

面对作文话题,无话可说,渐至陷入困惑之中,致使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这种心理障碍普遍存在于中差生中间,大大蚕食学生完成作文的信心,毁灭学生在作文练习中孜孜以求的意志,它将导致学生在作文观念与实践上全面走向困境的可悲境地。

2、“不知从何下笔”,产生迷惘的心理

作文是一种信息的输出。作为作文话题是一种信息源。这种信息源,通过学生的发散思维,众多的信息会接踵而来,如果不能调整这众多的信息,进行集中思维,那么就会不自觉的陷入迷惘的烟海之中,如:有的学生面对“家”这个话题,虽觉难度小,但小家、大家、家庭、家园、国家等太多,写哪种家?写什么?犹豫难定。学生审题时的这种迷惘的心理,不仅拖延一篇作文的起步,造成“入题太慢”、“选材不当”等作文通病,且影响作文的条理性,甚至导致文章文题喧宾夺主,终将文章导向失败。

3、“还是老题目”,产生侥幸或厌烦的心理

中差生对“老题目”是求之不得,“旧题再现”,侥幸轻松完成一篇“旧作”,对于有一定水平的学生来说,写东西只是“旧调重弹”,兴趣索然,厌烦之极。其实,侥幸也好,厌烦也罢,均不利于作文。不仅不能提高水平,白耗时间,更严重的是扼杀学生写作的兴趣。

审题时的困惑心理、迷惘心理、厌烦和侥幸心理,常会障碍、迷乱学生审题的目光。如果我们了解和把握了这些心理规律,自觉地有意识地控制,防止这些心作祟,就打破了审题时难于下笔的僵局,就会引发灵感。

(二)构思时的心理障碍

学生在作文训练中跨越了审题关,迎面而来的是立意构思。构思中也会遇到障碍。如采用什么结构、选取那些材料、如何组织语言,这些无疑是属于基本功的问题,但伴随着基本功的训练,始终存在着一个心理问题,如消极定势心理、惰性心理以及机械运用的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作文。

学生作文往往会采取先入为主的借鉴模式,差不多千篇一律,倒叙式回忆性文章:引子——回忆——结尾,又如议论文:起——承——转——合,总也不变,新式八股文,总之,采用的结构总是一样的。这种结构模式的产生,无疑是受消极心理定势的影响,这种心理定势干扰着以后的思维活动,跳不出原来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维限于单一化。再如惰性心理。“一材多用”:思维僵化,形成

一种懒于思索的惰性。还有机械地堆砌华丽词藻,移用生动佳句,结果,费尽心思组织好的一篇文章,去不知所云,因为它只是“成品化语言”的组合。

结构模式化、材料通用化、语言成品化,来源于思想认识的贫乏,从心理角度探讨,认为思维方式的呆板是导致上面三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研究学生构思时的心理状态及思维方式,确是我们提高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

 (三)行文修改时的心理障碍

构思好了一篇文章,将其由“脑贮”“翻印”到纸上不成问题,但并不是“完事大吉”,针对可能出现的“成品”——文章的质量问题,要检查,要修改。叶圣陶在谈写作时说:“写完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但不少学生在作文练习时,常是“一挥而就,”他们对待作文修改存在“不愿改”的惰性心理和“不知何处须改”的盲目心理,有这两种心理作怪,使许多学生从根本上取消了写作训练中“修改”这一重要环节。其实,这反映了学生缺乏对劳动成果的珍视,认为写完就大功告成,这是一种懒于思索的怠惰心理。有修改的愿望,但不知何处修改,有的是盲目自足,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

我们明白了学生在作文时存在以上方面的心理障碍,不妨按照以下的步骤对学生作文进行指导,以期学生作文能够克服有些方面的困难。

1、指导学生审清题意,更为重要的是要激发出学生头脑中的记忆表象,或组织学生有意的观察,深刻的感受,形成新的表象,产生写文章的激情和欲望。

2、帮助学生对观察和感受到的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也就是文章的主旨。

3、再根据文章主旨的需要搜集有关材料,并对他们进行研究,找出其中内部联系和规律性,使文章主旨进一步明确和深化。

4、按提纲帮助他们选择表达方式,组织语言,写成文章的初稿。以更好的表达主旨为准绳,通过集体的或个别的评点,指导他们对初稿进行修改。

5、作文可尝试采取分层教学。

学生作文是学生心理活动的综合过程,既有孕育文章的心理反映过程,又有表达中的心理需要,既有写作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还有心理情绪的变化过程,高中作文教学只有掌握高中生作文的这些心理,顺势而动,发动写作主体的内部能动性,才能正确指导学生的作文训练,才能帮助学生达到“享受写作”的最佳心理状态。

参考书目:

《中国历代文论选》主编郭绍虞20xx年版

《当代中国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当代西方文艺》主编朱立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人际关系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揣摩语言”教学浅论》(耿寿轩)

《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孙犁)

篇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关于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

阳安中学杨敏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生活处处是资源,只要指导学生,炼就一双撷取素材的“慧眼”贮积素材,作文时知道从哪个库里拿“米”,“香喷喷的米饭”——作文才能新鲜出炉。

一、创设愉悦氛围,激活“一池春水”。

给学生以愉悦氛围、激活写作这池春水。写作是情感的宣泄,是心灵的告白,伴随着写作流程始终的也应该是精神的愉悦。雨果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最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人的心灵,真的是辽阔无比,深邃无比,璀璨无比。它是千百年来从大作家到普通百姓说不尽、写不完的永久题材。

欣喜若狂,是写作的情绪,也是写作的内容:杜甫正是沉浸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巨大惊喜中,才有“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佳句。悲痛欲绝,是写作的情绪,也是写作的内容:鲁迅正是“深味”着“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才得以把“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刘和珍君的灵前。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蓝天白云下,有着阳光一样的心情,也就能催化出阳光般明朗纯净的习作。有时年轻的心在风暴中展转浮沉,提示我们去思考生活和心灵的复杂性。

学生小小的心就是一个博大的世界。他们的幸福、欣喜、平静、忧伤、沉痛、迷惘都是他们成长的记录,把自己的心路历程表达出来的过程,也是洁净灵魂和提升灵魂过程。写作,又怎能放过这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二、文成于思,思源于识,没有对周围生活的观察思考,无“思”无“识”,文思就会枯竭。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说得好:“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里关键是一个“思”字,因为有“思”,他们能见人之所未见,能比别人更深刻地认识生活和驾驭生活。

学生们课外阅读的着眼点常常集中在娱乐明星、体育新闻、网络游戏、休闲时尚等方面,他们的兴趣永远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如果教师从他们的兴趣点入手,拿出一定的时间(如每周一节课或每节课前几分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发学生做积极的理性思考,就能变“废”为“宝”,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资源优势。

学生如果暑假期间天天坚持看“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共同关注”“新闻调查”“国际观察”等央台品牌节目,学会关注社会,从各国大选到伊拉克战争,从奥运风云到西部大开发,从教育改革到法制建设,关注这些社会热点话题、焦点人物,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及身边发生的事件有敏锐的感觉,能及时发现其社会意义和影响,灌输学生一种为人的责任感,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之能纵观古今中外,笑谈天下风云。

三、开辟多彩路径,浇灌芳菲满园。

博览众书,《读者》、《杂文报》、《青年文摘》、《报刊文摘》等经典刊物,还是要挤出时间来品读的,因为这些报刊上的文章均短小精悍,最适合这些只允许有少量“自由”时间的读者阅读。报刊上的很多精品文章,或语言隽永,或见解深刻,

或情感丰沛,或结构精巧,阅读时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赏,琢磨一番,思考一下文章的感人之处、巧妙之处,脑子里有了个深刻的印象,写作文时,自然就会用上了。

“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学生们做到资源共享,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具体做法是每个学生一周搜集一条有价值的材料(要求典型、新颖),全班就有七八十条,将这些材料分类汇编,天长日久,库存会越来越多。学生搜集的材料可以是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名人轶事、文化视点、评论随笔、历史典故、科学发现等等。

四、充分利用教材和读本,摄取相关信息归类整理

教材和读本是学生手头最主要的也是使用效率最高的学习语文的载体,其中的很多信息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教师要教给学生摄取、归纳信息的方法,不要让这些资源成为“匆匆过客”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学生的大量时间是花在对教材的探研中,高中十几门学科累加起来的一叠厚厚的教科书,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库。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一“资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各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再现于作文中,那么,学生的作文一定不是干瘪之作,而是拥有丰富的知识底蕴的“大气”之作了。

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知识。就文章的内容看,学生能博采众长,将诗词歌赋、文学经典、名家名言、典故轶事点缀在自己的文章里,不仅能大大丰富文章的内容,还是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使文章神采飞扬。而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均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不就是作文最好的材料来源吗?我们布臵任务,让学生利用暑假,把多年来课文后要求背诵的,特别是大纲中要求背诵的篇章和而一些未要求背诵的优美句段、独到的观点看法、生动的事例,或摘抄,或熟读,把分散于各册课文里的名言、典故、观点等对写作有用的材料存储于自己“作文素材库”中,有时间就熟读或背诵,这样以后写作的时候便洋洋洒洒下笔千言了。去年高考中很多优秀作文,就是运用大量的诗文佳句,让文章满口生香,诗意盎然而获得满分和高分的。

关于身残志坚的材料,就有海伦·凯勒、斯蒂芬·霍金、史铁生等,用这些材料远比用保尔·柯察金、张海迪要新鲜得多。再如关于人的精神家园的材料,就有孔子和孟子、庄子、陶潜、辛弃疾、李乐薇、金开诚等,把这些材料进行合理的加工组合,不就做到“内容充实”。另外,高三阶段的大量练习中有大量的阅读和作文材料,其中不乏优美隽永的文句和新鲜时尚的内容,都可以灵活地迁移到写作中来。

应学会将各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于作文中。生动的历史故事、广博的地理知识、丰富的电脑世界,甚至深奥的理化知识,都能成为作文“入味之药”。

五、学会一材多用

写作的材料具有互通性。如高中第六册课文《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时》里的庄子面对前来封官的楚大夫,持钓竿不顾,并说自己愿意像一只曳尾于涂中的自由自在的乌龟——这是庄子“心灵的选择”(20xx年高考作文话题),也可以说是他对自己的“诚信”(20xx年高考作文话题)无欺。史铁生双腿瘫痪以后,是母亲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但是,母亲却在他“撞开一条生活道路”时离开了人世,留给他的是无限的愧疚和绵绵的思念。史铁生将这同一种刻骨的相思融入了《我与地坛》《合欢树》《秋天的思念》等多篇文章中。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偶然一次看幻灯的经历,给先生以深刻的刺激,以后,鲁迅在《滕野先生》和《呐喊自序》中都写到这件事。

可见,一则材料,如同一块未经治理的“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雕琢出美玉来。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把“有限”的材料用到“无限”的话题中,这才能让自己作文特别是考场作文时,能百变手头作文材料而使自己的作文立于不败之地。

六、学会推陈出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文贵有创新。有创新,才有生机,才有活力,才能使人耳目一新。正因为这样,在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才有“有创新”这一条。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高考作文中有很多借鉴的范例。20xx年的《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就是模仿《杂文选刊》中《患者无良知的就诊报告》,因其思想深刻而获批卷者青睐;20xx年的满分卷《他们都选择了明月》也是借鉴了林清玄的哲理散文《送他一轮明月》。

采用“故事新编”的方式来构思作文。“故事新编”是指写话题作文时,在准确把握话题题意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中外文学名著或历史传说中,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中的故事、人物予以加工、演绎和包装,即进行再创作,从而对话题的内涵作出独特而传神的诠释,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现主旨,造成一种古今对比、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它的好处在显示出文章有一种历史文化的底蕴,又能紧扣现实生活,表现时代特点,既翻了花样,出了新意,又幽默风趣、神思飞扬,令人耳目一新。这种作文形式近年来在中学生作文和高考作文中异军突起,引人注目。如《堂〃诘诃德后传》、《阿Q新传》、《朱贵开店》、《赤兔之死》《西游记新编》等考生作文都以其“有创新”获得满分。然而,故事新编贵在于“新”。它既不是对原著故事的简单概括,也不是为原著写续篇,而是在原来的主题、人物、情节基础上,赋予新的思想内容。

七、善用歌曲诗词

学生处在歌唱年龄,哪个少男少女不歌唱,哪个学生不喜欢流行音乐?优秀流行歌曲都是生活之歌,是创作者做了生活“有心人”的结果。优秀流行歌曲精美、凝炼,闪耀着生活真谛的哲理性光辉,流淌着深沉的人生意识,意蕴丰厚。有的歌词已成为名言警句,脍炙人口。如“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水手》),“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让歌曲作为学生深透体验、感悟生活的触发点,启引学生的写作灵感,帮助学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或以流行歌曲引发学生记忆仓库深处的生活经历,连通生活与作文,帮助学生挖掘生活源泉,开拓认识领域和写作思路;学生从《爱拼才会赢》中认识到:要善于掌握“三分天注定”的机遇,更要自我努力创造发展的机遇;机遇不是等来的,拼则赢,不拼则败。学生从《回家》中感悟到:回家的感觉真好,那里有浓浓的亲情,脉脉的柔情,温暖的关怀。家不仅是人类自然之躯的栖身之地,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心灵家园。

学生在12年是学习生涯中已经累积了不少诗词名句,我们指导学生把这些烂熟于心又满口生香的诗句或用于题目,或用于题记,或点缀文中……让文章充满文化底蕴和诗情画意。

高中作文 篇2

我们在迷梦中徘徊,我们在泥淖中前进。我们寻遍千山万水,只想知道“我是谁”。——题记

我是谁?我是谁?我是三月的草,清新而充满活力。我喜欢蓝色的天,蓝色的水,绿色的山,绿色的林,喜欢拂过鼻尖的湿润芬芳地大自然的气息。哟永远不当手机的闺蜜,我钟情于大自然的奇秀与美丽。每一天我都充满活力,如同传说中的吸一口纯氧就漂浮,我永远是一如既往的乐观积极。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自带一中独特的“原始农耕气息。”我是三月之草,清新自由,富有生机。

我是谁?我是预五月地风。五月的风,有时带着春末夏初的舒爽与缱绻,出奇的温柔;有时狂躁大作惊如狂风暴雨。是的,这就是我,或许由于正值叛逆期,我有事性情不定。我总是会受不住委屈,莫名的数落或责难总让我心中苦涩难言,突然的冷落更显我多愁善感,总让我郁郁寡欢。有时我会固执的像个小孩,对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咬死不放;有时我显得大方明理,温顺耐心。过去我觉得这叫个性,任性地永多变的脾气伤害了无数爱我的人,可如今长大的我也渐渐懂得收敛,我想尽量化作温润的五月风,多为身边的人带来清新与爽朗。

我是谁?我是谁?我还是十二月的雪,冰洁亦纯情。之所以冰洁,是因为我不与任何“泥石流”同流合污。通俗点来说,我有勇气在所有的人逆行的时候坚持正确的方向。在学校食堂,吃完饭的同学总是爱把餐盘往塑料箱中顺手一丢,发出“砰砰”的刺耳声音,溅起许多大大小小的汁油水。但是我更愿意在拥挤的人潮中话费那么一秒的时间轻轻弯下腰,将餐盘慢慢放下。自开学以来,我所见到的敢屈一下尊贵的双膝放下餐盘的人鲜有人在,但我坚持这样做,我决心不与“泥石流”同流!再者,我自认为是一枚纯情的女孩。你可以说我天真幼稚,但我愿意永远做一个纯情的女孩。我愿意永远从人间大爱的角度去思考一个人的行为,我首先相信深情大义,而不是猛挖人性的污点。我愿意相信每个人的善举,哪怕无意中没有达到最好的结果。我也宁肯相信它拥有一个美好的出发点,而不是以利益的角度评判它的好坏。人间,总是充满爱的,世界是由温情与无私的大义支起的。我期盼用自己年少的心如感知世界的温暖与美好,也愿意用自己的力量为世界献出一份爱,一阵暖,几缕希望。是的,我是十二月的雪,稚嫩、纯情、并且冰洁如初。

携初心安暖如光,行一路清雅芬芳。关于“我是谁”我想我还会找到更好的答案。

高中作文 篇3

十四岁,正是美好而又敏感的年纪,我仿佛一夜之间改变了假小子的性格。以前总有人说我是假小子,每次我都笑着说:“没关系,做个假小子,挺好!”露出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14岁了,在香樟的清香中,眼神莫名地温柔、细致了起来,开始在乎以前不曾注意的美好时光。

妈妈在的时候总是说:“如果我不在了,看你这个小淘气怎么办?”我却总是扮着一副鬼脸,淘气地向妈妈吐出小舌头,笑着说:“我才不在乎呢!再说,你又不去哪儿,怎么可能会不在呢?”妈妈总会捏捏我的小鼻子,笑着说:“你呀……”

一天早晨,得知妈妈病逝的消息,我从学校疯跑回家,扑倒在妈妈床前,大声呼喊着:“妈妈!……”任凭我怎么呼唤,她再也没醒来。

从此,每当在村中走动,我就会听到有人说:“看,这个孩子没了妈妈,好可怜啊!”那时,我眼里就会有一股热泪忍不住夺眶而出。我跑到没人的地方,大声喊着:“妈妈,你为什么要走啊?其实我在乎,我在乎那些人的话,更在乎你的话!”我瘫倒在地,平时假装的坚强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脆弱,任凭泪水在脸上流淌。而回荡在我耳边的却是一遍遍:“不在乎。”这声音就像一把利剑,将我本已受伤的心刺得千疮百孔。我抱着头,一遍遍地尖叫着“不”。

无意间,我发现了一群正在努力搬运粮食的蚂蚁,我慢慢将手垂下,停止了尖叫,仔细地观察着,开始在乎它们的生活。在草丛中,我跨过它们忙碌的队伍,用树枝画出它们搬运的道路。不再用脚踢散它们的秩序,开始在乎每一只蚂蚁平凡而卑微的愿望。

坐在树下,认真观察着我以前从未在乎的蚂蚁、小树。因为开始在乎,这些生命在我的生命中散发着钻石般的光辉。张开五指,阳光从指缝中丝丝缕缕地洒下来,在肩头绽开透明的花,越发芬香。

十四岁,我开始在乎这些微小的生命,也学会珍爱生命,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

高中作文 篇4

他们说每个梦都有一种征兆蕴含在里面,他们这边是现在不知道这些故事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是也为着那些故事里面的情节深深的着迷着。

他们无法判断这到底是不是一种寓言故事。但是却也可以从这样的预言之中看清楚他们自己人生真正的航向,未来到底要走多远才能够看到一段路程。

这风景并不只是停留在路边的,而是需要他们自己去寻找。只有真正经过他们寻找的那些风景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这好像你看在直播平台上那么多长得很好看的女生,但实际上他们未必真的喜欢在这个行业扎根。

也许很多人现在所作所为都只是为了资源积累。

他们在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天地需要去闯荡。有时候我们不能瞧不起一个人的梦想,也不能不理解那些所谓的因缘巧合到底在哪里?就好像你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可能会存在着很多的代沟。

可能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你有了更丰富的学习经验,你从来都没有让自己真正的闲暇着你,只是一直都在安排着这些过程,那些风雨和山水之间的故事其实远比你的记忆来得更珍贵。

现在是万里无云的晴天,你可以享受阳光,你也可以回忆脑海当中的那些风雨年华。下雪的时候,你的朋友在堆雪人,笑容婉转。

这一切都是活生生的存在于你的脑海。

高中作文 篇5

“人生”一词英文为“life”,中国的词典上大多这样说:“人生是指人的生存以及全部的生活经历”,而美国的教科书上却说,“人生就是人为了梦想和兴趣而展开的表演”。

人生是什么?这是一个重大而又永恒的课题,对人生的讨论富含哲理性、深邃性,使之成为学、影视作品的永恒主题。从生存的角度来讲,人生就是人们在其有限的一生之中,有目的的适应以及创造生活的全部过程;从生理的过程来看,人生是一个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从选择角度来说,人生就是一个由无数的`选择所构成的生命轨迹!

宇宙浩瀚,人生短暂,每当夜深人静时,我们会不会常常扪心自问:忙忙碌碌一生所为何来?是否会怅然迷惘若有所思,生命到底在追求什么呢?是自己的快乐?还是别人的快乐?是不是像民俗说的那样,“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为什么活着?这是《十万个为什么》中没有的一个“为什么”,这是一个残忍的问题。

20xx年9月1日,珠海平沙一中初三女生刘某某于开学首日在家中自缢身亡。女孩年仅15岁,成绩优异,在开学的当天还被评为“最佳文明学生”。为什么在花样年华选择这样的不归路?父母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女孩在自杀前写给父母、老师和同学的遗书,遗书的部分内容说明了她自杀的原因:“我根本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一个恐怖的结论:人生价值、人生理想或人生目的的缺失,生命随时都有终止的可能!!那么,人生的目的到底应该是什么呢?

我们有必要先探究一下什么是“人生目的”。从字源来看,在甲骨文或小篆中,“目”字像眼睛的形状,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其本义是“眼睛”,作动词时意思是“看”;“的”字像箭靶的中心,“目的”二字合起来,其意思便是:“瞄准靶子的中心,有的放矢”。后来才逐渐被人们引申为行为主体预计想要达到的行为结果。那么,“人生目的”也就可以理解为是人们终其一生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结果。比较正规的定义就: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它是人生观的核心,它决定和影响着人们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人生规划)、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人生意义)。

有人把人分为三种: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及不知不觉。又有人分析指出,人中间80%属于不知不觉的沉睡者,觉醒者仅占20%。“觉醒”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起点,人可能在任何年龄(青年、中年或老年)才从沉睡中觉醒。觉醒的人会开始思考,首先发现自我之存在,进一步就会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继而寻找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假使人生有目的,那也是在“觉醒”了以后,因为人到这个世界上来,不是自己选择的。对人生目的的讨论虽然残忍,但也非常热门,每隔一阵就会在网络上出现,就会有人加入讨论,而结论却每次都大同小异:不外乎人各有志,人生目的因人而异;而网络上大部分人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快乐”,小部分人认为人生随遇而安、并无目的。

所以为了人生的目的,我们应制定一个人生规划,让我们的人生活的更有价值。

高中作文 篇6

如梦如烟的往事,洋溢着芬芳。童年是一首馨香的乐曲,伴我快快乐乐地生活;少年是一首清纯的心曲,随我无忧无虑地成长;青春是一首蓬勃的乐曲,送我自由自在的遨翔。

桂花盛开的那个季节,开始了我人生的故事。幸福、快乐成了童年一曲不变的乐章,一直喜欢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做着五彩斑谰的梦——总是天真地认为幸运的光环将永远笼罩着我,我总幼稚地认为人生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总是虔诚地相信命运是公平的。

然而人不能永远倚慕昨天,在我虔诚地许了三个愿后又神圣地吹灭了生日蛋糕上的18支蜡烛时,从心底油然而升出一种喜悦,却也伴随着一丝淡淡的惆怅。人生的18块里程碑,被我用尚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竖了起来。

岁月流逝,童年时代已成为一支美妙的书签,匆匆地插进生命书海的一页,而梦的微澜还常常荡漾,烦恼撞开了我的心灵之门,闯进了我的生活,面对学习与考试的压力,我常常在黄昏的夕阳下,徜徉于田野,看夕阳西照,听归鸟鸣唱,那时只好将儿时的梦悄悄藏进心底,盼着长大后美梦成真。

年轮转到了青春时代。“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于是,在我的一帘幽梦中,便充满着一抹清高,一点孤傲,一怀感伤,但这决不颓废。从此,我爱上忧伤的词句。对我而言,这不是多愁善感,而是一种思考的姿态,也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与升华,我愁的是人生况味,愁的是世事无常,愁的是岁月无情,愁的是历史沧桑……生命旅途几番挫折,脆弱心灵几经磨炼,世态炎凉,几缕哀愁,花落水流我无言以对,我渐渐地懂得了很多,困惑时我对自己说,年轻的心容不下许多愁,敢于挑战人生已经很了不起;开心时,我想要把握住这甘泉般的清甜,让它永驻心田,既然“人生易逝”已成定势,那么,该得则得,当求则求,乐可笑逐颜开,怒可拍案而起。在年轮的转动中,我在成长,我也为自己写下了成长的心曲。

郭敬明曾说:“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我则不完全认同,更不会像他那样,以45°角仰望天空,在我的一帘幽梦中,我只会直视天空,听世间清音,观世间疾苦繁华,声声入耳……在心,戏写世道人心,人生百态,戏也是音。

我是一个女孩,更懂得珍惜往事,更能体会跌宕起伏的人生,更热衷于追逐太阳的光辉,那么为了火红的晨曦,让我们用自己对生命的执著,谱写成长岁月里无悔的心曲,编织成一帘幽长幽长的梦境。

高中作文 篇7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古人云: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水很谦卑,它总是向下、向下,可它却流成了江河湖海;山很谦卑,它总是沉默、沉默,可它却在无言中耸立成一座风景;春很谦卑,它总是在凌厉的冬后悄然而至,可它却温暖了生命;秋很谦卑,它总是在喧闹的夏后静静到来,可它却带来了收获,保持一颗谦卑的心,生命就有了一种无法言传的尊严和价值。

有一次,苏格拉底和弟子们聚在一起聊天,一位父亲非常富有的学生,趾高气扬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炫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当他口若悬河大肆吹嘘的时候,一直在其旁不动声色的苏格拉底拿出一张地图,然后说:“麻烦你指给我看看,亚细亚在哪里?”“这一片全是”,学生指着地图洋洋自得的回答。“很好,那么,希腊在哪里?”苏格拉底又问,学生好不容易在地图上将希腊找出来,但和亚细亚相比,的确是太小了。“雅典在哪儿?”苏格拉底又问。“雅典?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这儿。”学生指着地图的一个小点说。最后,苏格拉底看着他说:“现在,请你再指给我看看,你家里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哪里?”学生急得满头大汗,当然还是找不到他家那块一望无边的土地在地图上连个影子都没有,他恍然大悟,尴尬地回答道:“对不起,我找不到。”

一农夫在田间农作,一秀才自视满腹经纶,便嘲笑农夫。农夫顺势从田地间拔出一枝稻穗,问秀才:“你看这田里的稻穗,都是弯腰弓背,为何独我手中这枝,高仰着头,不肯俯首。”秀才无言以对。农夫又说:“因为它肚子里是空的,又怕被人识破,故如此。”

胸无点墨,却要充当学士,这样的人难道不就像那空壳稻穗吗?《庄子·徐无鬼》云:“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做那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山间竹笋和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墙上芦苇。

任何人所拥有的一切,与有大美丽而不蓄的天地相比,与浩瀚无际的宇宙相比,都不过是沦海一粟,微不足道,从历史的长河看,不论我们拥有多少,拥有什么,拥有多久,都只不过是拥有极其渺小的一瞬间。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又增一毁。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怀一颗谦卑之心。

高中作文 篇8

我最喜欢西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俗语说得真不错,如果杭州是一片绿地,那么西湖就是最鲜艳的一朵红花;如果杭州是一片天地,那么西湖就是镶在天地之中的一颗最璀璨的明珠。

早春,柳絮轻抚,西湖醒了,憋了一个冬天的花朵终于忍不住了,个个争奇斗艳。桃花匆匆穿上节日的盛装,抹上粉红的胭脂,站在枝头接受人们的注目礼;梨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她也穿着雪白的婚纱降临人间;柳树也不甘示弱,将自己的秀发缀上鲜绿的发卡,侧着头骄傲地将头发展示给人们迎得一声又一声的称赞;路旁野花虽不那么妖娆动人,却也是清新可人,穿上了朴素的衣裙,从石缝中探出头来;小草跟随着野花调皮地伸出了小脑袋,显出浓浓的春意……春天的西湖,是美的。

盛夏,曲院风荷。西湖的荷花一展身手,她们碧绿的茎挺着一个个花苞,亭亭玉立,用不了几天,花朵便绽开了,先把鲜粉的嘴儿裂开一点儿,像一个好奇宝宝探出了头,接着又绽开了一点,却还没有完全开,像里面有什么秘密似的,最后完全开了,花尖儿是嫩粉的越往里越白,到最后透明了,甚至能看见里面的汗水在静静地流动,好看极了。花朵的正中央有个莲蓬,是嫩黄色的,好像是一位王子,花瓣就是他的侍从。旁边是荷叶,几颗雨珠在茶叶上滚动,就像一个碧盘中盛着几颗宝石。荷叶和荷花交相辉映,美丽得无与伦比,难怪杨万里留下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天的西湖,是美的。(原创作文 )

金秋,层林尽染,从春到夏,树的叶子们只有一种颜色——绿。要么嫩绿,要么翠绿,要么浓绿……现在,金秋送爽,叶子们可不甘寂寞,它们都换上了的黄色衣裙。有的在风中翩翩起舞,犹如一只只漂亮的蝴蝶;有的迫不及待地投入大地的怀抱,给大地穿上一件崭新的衣服;有的还孤零零地垂在树枝上,只有根边在树枝尖上,像几只本息的小鸟。众多的黄叶组成了一幅图画。许多树丛堆在一起,那景象颇壮观,深深浅浅的黄渲染着山林,远看,像一片全黄的海洋。秋天的西湖,是美的。

严冬,断桥残雪,树脱下了五彩的衣裙,换上了朴素而淡雅的礼服,个个银装素裹,偶尔的阳光照在积雪上,闪射出五颜六色的光环,好看极了,最不可思的是在断桥上的积雪仿佛活了一般,纷纷从两边让开,旁边白雪皑皑,中间却光秃秃的,没有一丝杂质。远远望去,断桥仿佛是断了一样,断桥也因此得名,一旁的枝丫上已积了厚厚一层积雪,仿佛开满了梨花,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天的西湖,是美的。

一年四季,西湖都是美的。西湖,我最喜欢你!

Tags:八篇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