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作文

【实用】优秀高中作文三篇

栏目: 作文 / 发布于: / 人气:1.39W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高中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优秀高中作文三篇

优秀高中作文 篇1

国庆节前,因为想回去看看,于是他打电话回老家,跟奶奶说自己4号才能回去。学校的事情越来越忙,回老家的次数却越来越少。

事实上,一号学校就已经放假了。一号晚上,收拾停当,坐火车上了回家的路。他撒了谎。因为他知道,只要说自己回家,奶奶一定会到村口接。前些天下了雨,虽然这会儿已放晴,可山里气温低,加上雾气正浓,一早一晚很是阴冷,奶奶已经70岁了,腿脚又不好,总在风口里站着,身体哪受得了?

然而,第二早,回县上的车还没下公路,他便远远地看到了站在村口的奶奶。奶奶站在那棵大槐树下,不时地踮起脚,向公路方向张望。一头披散的白发在风中摇曳,整个身子像一株深秋被摘去了果实的玉米秸,看上去单薄而脆弱。

奶奶的眼睛去年查出了白内障,医生说老太太岁数大了,不适合开刀,再说也不敢开刀,怕老太太的身体吃不消。奶奶自己也不肯再治疗了,说好歹还能看得见,将就着得了,况且临死再挨一刀,不值得。可他知道奶奶心疼钱。奶奶总是说家里挣钱不容易,不要大手大脚。父亲想等再过段时间,奶奶的眼睛适合手术了,就带她去市里做了。他告诉奶奶,手术的几个钱对自己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他说这话时,母亲笑了,笑得很灿烂。儿子出息了,做母亲的一辈子盼的,不就是这个吗?

村口离公路还有两三百米的距离。这么远,奶奶昏花的老眼根本看不清,可奶奶依旧固执地伸长了脖子,不时向这边张望着。

他的眼有些潮湿。远远地,车停了,他从车上跑下来。大声喊着奶奶。犹如天籁,喜得老太太合不拢嘴。

扶着奶奶回到家,他问奶奶:“不是打电话说4号才回来吗?今天才2号,怎么就知道我回来了呢?”

“我是你奶奶。你那点儿心思我还不知道?”奶奶咧着缺了牙的嘴,笑着,有些得意,有些狡黠,“不就是怕我出来接你会染了风寒,故意跟我撒谎吗?我这掐指一算,就知道你们今天回来……”

“奶奶,您真是比如来佛还神,不用猜就知道我今天回来。”

“这还用说,要不,怎么叫婆孙连心呢?”一家人都笑了。这一刻,他忽然就相信了奶奶的话。爱,是有灵犀的。以前每次往老家打电话,十回倒有九回是奶奶接的。家里的电话没有来电显示,他一直纳闷儿,怎么每次不等他开口,奶奶便知道打电话的人是他呢?莫非这爱的灵犀就真的这般灵?

小侄儿拉着奶奶去表邻居家串门儿,母亲和嫂子择菜做饭。他无所事事,一路闲逛去菜园找哥哥。哥哥正在园子里侍弄白菜,见到他,喜上眉梢。哥俩你一句我一句闲聊着,问及奶奶的近况,哥不觉叹了口气:“奶奶越来越糊涂了,天天守着电话,不管谁打进来,拿起电话就是一句孙儿啊,奶奶就知道是你,弄得俩孩子都不敢往家里打电话了。怕奶奶一听打电话的不是你,失望……”

他愕然了,怪不得每次打电话奶奶一猜一个准呢。“有些话,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哥哥抬头看了一眼,顿了顿,接着说:“奶奶岁数大了,腿脚又不灵便,身边不能离人了,可你嫂子总不能啥活儿都不于光跟着奶奶啊。这不,自从去年你去北京上学,奶奶想起来就到村头站会儿。国庆节这7天假,你明明说4号才回来,可奶奶愣是从1号起便天天到村口等到……”

他的心一阵痉挛。他一直都以为母亲接电话和去村口等我,不过是一种巧合,或者如奶奶所说,是一种婆孙间的灵犀。原来,这爱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灵犀,那不过是一个奶奶,日复一甘固执的牵挂与守候。

他眼前不由浮现出秋风中奶奶翘首期盼的身影,那颤颤巍巍的身体,令他的心,刹那间,一片濡湿。

优秀高中作文 篇2

英雄,人类永恒的话题,它的意义被不同人用不同方式所演绎:或许是惊天动地的创世伟业,或许是危难关头的舍生取义,但更多情况下,是点滴的奉献,是默默的坚守,它们就发生在你我的身边,不知不觉中温暖了我们的心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在共和国不断成长,中华民族再次复兴的大路上,曾经有多少和“英雄”一样的人,为祖国燃烧青春,为人民贡献生命。

“既然穿着这身军装,那就得担负起这份责任。”那一刻,郑益龙早已忘记了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忘记了对妻子信誓旦旦的承诺,忘记了家中十个月大的儿子;那一刻,他14秒冲刺般奔跑21步毫不犹豫地跳水救人;那一刻,他留给了世界最后一句话“你不要怕,我会救你的”,郑益龙用纵身一跃诠释了英雄见义勇为的大爱情怀。

酒撒一碗,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为了风雪之夜的一次生死相托,为了延续生命的一个馒头,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用行动践行着铮铮誓言。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陈俊贵长眠于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班长是英雄,心比金坚的他却宛如那山顶岿然不动的劲松,更是“感动中国”的英雄。

谁人不知边庭苦,纵死尤闻侠骨香。选择了从军,就选择了吃苦;选择了戍边,就选择了奉献。郭毅力17岁当兵,就踏上西藏这片圣洁的土地。38年来,他把西藏当家乡,把群众当亲人,把战士当兄弟,跑遍了高原哨所,奉献了青春年华,染来一身病痛却无怨无悔,用毕生的精力、智慧乃至自己的生命,带领官兵为群众撑起一片祥和的天空。“吼一声最近最近的蓝天,我挺立在高高的山顶上;喊一声最爱最爱的祖国,我用生命守护你的和谐安康……”郭毅力,这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雪山之子”,走进了共和国的英雄谱,也走进了亿万人民的心中。

“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而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短短14秒,见证了一位平凡警官到救人英雄的伟岸一刻;漫漫数十载,铺筑了普通一兵成为“忠诚卫士”那不平凡的路。成为英雄,是我们这一代人儿时的梦想。然而,实现梦想却绝非偶然,也绝不容易。正如雷锋所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英雄就是牢记宗旨,倾心为民,用行动践行“即使丢了生命,也不能丢了军魂”的时代丰碑!

人们总以为,只有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才能成为英雄。可你是否想过,成长的梦想,不仅仅是一鸣惊人的丰功伟绩,能够坚守在白山黑水,在天涯海角,在雪域高原,在茫茫大洋,和寂寞做伴,和军装为伍,就已经是一种伟大!

人们总以为,只有已经逝去的灵魂,才配称得上英雄。可你是否想过,强军的梦想,不仅仅依靠无数先辈的热血满腔,只有你我一同握紧手中的钢枪,中华民族才有一雪百年之耻的希望!

人们总以为,只有别人,才最接近英雄。可你是否想过,中国的梦想,不仅仅是饱经沧桑的共和国的梦想,不仅是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的梦想,更是生活在这片土体上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梦想!

英雄的梦,是成长的梦,我们脚踏实地,为未来播种希望;英雄的梦,是强军的梦,我们苦练精兵,为和平涂抹颜色;英雄的梦,是中国的梦,我们携起双手,为祖国高唱凯歌!

祖国!让战士为你的梦想,保驾,护航!

优秀高中作文 篇3

又是中秋,正午的烈日还挥发着夏日的威风,那种炎热俨然有几分老虎吼啸山林后的余势,即让人松了口气又让人略带一点忌惮,秋天不像个秋天。既然已是中秋,该有点萧萧瑟瑟的风冷流寒,圆月之下,落黄零零、丹桂飘香,众人齐聚把盏向明月,那才有赏月之雅兴、秋节之韵味。这个中秋实在有些差强人意。

忽然想起杜甫的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的圆月总能给那些远离家乡的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仿佛是看到了圆月就如同看到了家乡的一切。而这一切又是那么具体那么清晰:金黄的稻田,苍翠的矮山,明镜似的小湖,还有那满是青苔的石墙…… 每一个游子都会有一个明静而光亮的“故乡月”,季羡林的“故乡月”是家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那种平凡却卷裹了儿时的朴实与纯真,把一个狭小而清新的月下世界定格成了永恒的画面。我的“故乡月”是童年时田田荷叶上的既晶莹又晶澄亮的圆月。时已至今日却再也望不到那样的圆月。

中秋之月是一种守候也是一种期待。中秋应是与家人团聚之时,而这些年的中秋节都是在外乡度过,这个中秋节也是如此。想想新婚的妻子,这本是婚后的第一个中秋节,而彼此相距遥远而无法共度,实在令我愧憾。只能借苏东坡的诗句抒发这相隔遥远的温馨甜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这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结尾是写给他的弟弟苏辙的,基于手足亲情能激发他的丰富多彩的思情,实在难能可贵。可以想象一个人思念他的兄弟显得如此柔情悱恻、可歌可泣,无不让人心生感慨。苏轼和苏辙也应该是中国历史中兄弟情深的最佳典范之一,他们从小一起玩耍,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进京赴考,一同在朝为官,一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应该说他们相互见证着彼此青年时期的岁月光辉,他们比任何人都了解彼此的心灵所想。在那段意气风发的年代,他们相互陪伴,相互学习,相互鼓励,以致同时成为那个时代的杰出青年。

由于朝廷的.任命,他们从此分离。分离可以是一首诗也可以是一杯酒,或者是霸桥边上的一束柳枝。而他们的分离有很多的离情愁绪超乎了离别时沉重的相拥、珍重的道别,他们的离别无疑倾注了彼此无尽的牵挂与思念。分离过后也会有聚合的时光,而以后的分分合合却让他们更忧虑彼此的命运,他们不幸的陷入了仕途官场的漩涡。政治的倾轧,官场的暗斗,都使他们力不从心。苏轼的名声在那个时代也实在太过响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双双嫉妒的目光总是在搜集着他的“不轨行为”,而那些证据也确使他遭受一次又一次贬谪的痛苦。

或许是为了避开那些刺眼的目光、怀恨的脸神,他来到了密州,一个远离京城的地方。而他的弟弟子由却与他相隔遥远,他们更是七年未能相见。又是一个中秋之夜,他的身边聚集着一群人,或有友人,或有慕其名声的追随者。众人欢聚应是斛光交觸、欢声笑语、溯酒赋诗,酒到正酣时,苏东坡忽然转身举杯向明月。太多的思情愁绪:无奈、愤怒、不屑、思念…… 诸多的情感在这天地间驰骋游荡,最后集中在了那轮圆月之上。那一刻他可以羽化而成仙进入他的世界,也可以俯望旁人发出“高处不胜寒”的嗟叹,但嗟叹之后,他眼光一亮,心头一怔: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个既是兄弟又是知己的人也该观赏着这轮圆月,也会在思念他的兄长。那一刻他们之间没有了遥远的距离隔阻,也没有了忘乎彼此的愧憾,因为同样的月光照亮了散落在层层山水间同样的思念。一杯酒,一声叹息,化为茫茫千里间的共同企盼。皓首问月,将一种超然绝然的祈望消弭那无数日夜里沉沉的苦思,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因曾经拥有。

苏轼当时赏月的心绪是复杂的,复杂得缥缈虚无、上天入地、曲折迂回。命运的坎坷,时局的困顿,前路的艰辛,当下的闲愁,一下子都在圆月下华丽的爆发。可是这世间能有几人懂得其心,他的知己在远方,他所思念的也在远方。 圆月承载着思念,遥寄着思念,也连通着思念。

明月,这样一个宇宙中最常见的物象承载了人类太多的情感,而它所寄托的思愁照亮了中国的文学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明月中是浓浓的乡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的明月是一种各自天涯的美好期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的明月是那么婉转迷离,悠思情往。“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虛的明月却挖潜了人生苦短,还向往着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我也时常探寻着古人的情怀,比如这中秋时节,赏月也应该有些旷古的情思。“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前不久看新闻讲,某某电视台在评选中秋节最佳的赏月地点。在我看来这样的活动既是无趣也是无聊,也不排除他们为那些评选的景点做广告的嫌疑。赏月的本质是望月,全天下也只有一个圆月,赏月赏的是心境,心境不同圆月也不同。心境可以使圆月更圆,也可以使圆月不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明月。赏月之心境无关月下之风景,关乎的是心中的层层积累的思情。难道非要趋之如骛的拥挤到那些景点去赏月?也许在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早已失去了原始的心境而不得不转身离去,却还要埋怨那狂躁的热闹、起哄的喧嚣。圆月之圆也无圆!

下午刚刚收到以前的一个同事发给我的中秋节问候短信,仿佛一下子又回到那时与他们共度中秋的情景。时光流转,圆月变了一轮又一轮,今夕又何处?翻来覆去怎么也想不到一句适合的回复,便想到了苏轼的那句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Tags:三篇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