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节日庆典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精选22篇)

栏目: 节日庆典 / 发布于: / 人气:5.78K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精选22篇)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1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在被誉为“道德之乡”——涡阳县城的一个村庄,也有独特的民风民俗,就拿过年来说吧!

大年三十俗称除夕,在这一天家家都吃肉饺,寓意是昏昏沉沉地过完了一年。在吃饺子时要比家里的人口数多盛一碗,就是希望“年年有余”呀!

除夕晚上,每家都会点上两根大红蜡烛,彻夜不灭,并且一直点燃到大年初一早上。也有人会在这一晚“守岁”,老年人守岁是对匆匆流去时光的惋惜,而小孩守岁,则是为了延长长辈的寿命。俗话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大年初一凌晨五、六点的时候,我们这可不是去拜年,而是去上坟。一大早,我们便动身去上坟,拿着冥币、黄纸,还有鞭炮。人们在上坟的时候,会将黄纸点燃后放在坟头前,那燃过的黄纸灰被寒风吹起,像是逝者对人间亲人的问候。

大年初一,家家吃素饺,而不会像前一天那样吃肉饺,寓意是今年不能像去年那样昏昏沉沉地过了。吃完早饭,男人通常会带着一群小孩去挨家挨户地拜年,而女人们则在家里接待来拜年的客人。拜年时,最能吸引孩子们的就是拿红包了,不过这红包得来的可不容易呢,因为这是小孩跪地磕头得来的。

随后在大年初几的这几天,吃饭都要放鞭炮,而且放鞭炮的时间都是在一天三顿饭之前,所以,这几天鞭炮声会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显示出春节欢庆而热闹的气氛。

一个普通平凡的习俗,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些文化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这些结晶需要我们继承与保护。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2

春节,是一个传统而又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总要的节日。

春节,在腊月的中旬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打扫家,把家里旧的东西都扔出,把窗户擦洗一遍、地扫好用拖把拖好,目的是把家里的倒霉都扫走。

春节,还要准备年货。街上,处处可看到正在准备年货的人们。小孩子们在买爆仗、小吃、玩意儿等,可快乐了。大人们十分忙乱,准备过年时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春节时与亲人共享天伦之乐。

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不过,“福”字是倒着贴的,倒与到谐音,目的是春节到,福也到。下午,还要用黄皮叶和桃叶烧水洗澡,就是要把一年以来的倒霉全都洗掉,迎新年。晚上,家人们还要在一起吃团圆饭。桌上有鱼,表示年年有余;有年糕,表示年年升高;有鸡,表示年年积福多多。吃完了团圆饭,还要守岁。到了午夜12点,烟花飞上了天空中,祈求上苍给予平安;放鞭炮,祈求上苍保佑以后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到了1点,还要迎福,把好运都迎来。

年初一,没有什么人出来,都在家休息。小孩子们一起来就问大人要压岁钱。

年初二,大人们都带着小孩子们走访亲戚。当然,小孩子们又会得到压岁钱,只要对大人说句祝福话。小孩子们拿压岁钱拿到手都软

了,十分快乐,恨不得一蹦三尺高。

元宵到了,还要吃元宵,表示团团圆圆。我家乡春节的习俗,确实十分特别。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3

我的家乡在天津,这里虽然拥有都市的繁华,却有古代过年独特的韵味儿,尤其是家乡的舞狮,更是当地的一道风景线。舞狮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在锣鼓声中,装扮成狮子的样子,模仿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人们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因此每逢喜庆节日,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庆。

一提起舞狮,在我的家乡甚是家喻户晓。每当春节这一天夜幕降临之时,铿锵有力、热闹非凡的锣鼓阵阵响起,一只身手敏捷的金毛狮子率先扑了出来。它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追着五彩缤纷的花球。金毛的小狮子有时摇摇头,有时跳来跳去,十分可爱。霎时间,一只披着碧色的“袍子”的“猛兽”挥舞着它的金爪子,鼓声锣声撮合在一起形成了舞狮声,人拿着球吆喝了一声,两只闪亮的狮子便跟着狮球跑了起来。碧毛的狮子好像怒火了一般,双脚在地上蹬得山动地摇,张着血盆大口,眼睛一眨一眨好有神彩。

场地的四周围满了观众,他们一边欣赏,一边唠着家常。锣鼓不时的换着调儿,舞狮子的人很有默契,跳跃翻滚,紧密跟随,头与尾配合得当,融成一体,让人不禁觉得这是两只惟妙惟肖的活狮子。

舞狮还在继续,那只金毛狮子爬到另一只头上,蹦了下来,翻了个大跟头,再完美落地。突然,它们各爬上了一个很高的板凳上,嘴里吐出了一幅对联:“年年顺景财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人们纷纷鼓掌喝彩,舞狮子真是精彩!

舞狮风风火火地结束了,春节正式拉开序幕,空中绽开的缤纷烟花,照耀着每个人的心。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4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同的风俗,如:包饺子,拜神,守岁,舞狮等。在我的家乡过春节时,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包饺子。

有关包饺子的传说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娇耳汤》: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医生,他任长沙太守时,他看见许多平民百姓在临近春节时,因天气十分寒冷,经常冻伤耳朵、手等。那位医生看见后,就用羊肉、辣椒等驱寒的药材包成娇耳,做成娇耳汤分给所有平民吃。那些冻伤的人吃了娇耳汤后,冻伤全都好了。所以从此以后每年的大年初一,人们在庆祝新年时,就模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食物,那就是今天的饺子。

每年到了除夕那天,外婆和外公早早起床,大扫除、贴对联、挂灯笼……到了下午才正式开始包饺子。刚开始,我和外婆在一旁做包饺子的馅料。有五花肉、玉米、蔬菜等许多五颜六色的配料,看得我眼花缭乱。外婆负责将肉和洗好的配料剁碎,而我负责将蔬菜洗好并削开,同时将玉米粒剥下来。剁好后将所有的配料倒进一个大盘里,并加入油、盐和酱油,混合搅拌,配料配好后,就可以包饺子了。外婆先用清水粘粘饺子皮,然后将配料用勺子挖一大勺放到饺子皮上,接着将皮的两边合上,折出花纹,最后用手一压,一个饺子就完成了。

我跟着外婆包了好几个饺子,可每一个饺子在包好后就裂开了嘴巴。正当我焦急得想补救办法时,外婆却笑呵呵地说:“你看看你包的饺子,都没有用力折花纹,虽然中看,但不中吃啊!”我恍然大悟,最终做出了令我最满意的饺子。

这就是我的家乡风俗,是不是很有趣呢?你也来试一试吧。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5

我喜欢春节,因为过一个春节我就又长大了一岁,我更喜欢家乡的春节,因为家乡的春节很有趣,它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欢乐。怎么样,现在就听我说说我们家乡的春节故事吧!

春节帮爷爷贴春联、贴门神,这是我自依依呀呀蹒跚学路时候就乐于干的“活儿”, 刚开始看着门神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别说是妖怪,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对视,它好威风啊,爷爷告诉我这是保卫咱家的卫士,是贴到门上的。瞧我,拿起大刷子,一下、两下……浆糊飞到了春联上门神上、飞到了我的新衣服上、也飞到了爷爷的裤子上,爷爷夸我真能干,抱起我就用胡子“亲”我的脸蛋,当然这是我很小的时候,现在已经成长为标准的“小帮手”了。

包饺子,这可也是我喜欢干的“活儿”,大年初一一个奶奶会给我一个小面团,任由我捏成各种形状。过年家家都要包一枚硬币饺子,大年初一一大早谁能吃出来就预示着一年来谁福气最大,我已经连续两年蝉联“福星”了,嘿嘿!。

还有我最高兴做的一件事就是放烟花,家乡的天空夜晚繁星点点,很适合放烟花。每次聚集了很多的观众,看着礼花弹在天空中像天女散花一样照亮了整个夜空,听着乡亲们啧啧的赞叹声,我心里美极了!

再有意义的事就是大年初一早上了,天还不亮,我就会被鞭炮声叫醒,新的一年开始了,街上会像集市一样热闹上了,乡亲们会互道祝福、互拜新年,家家都会拿出最好的礼物招待客人,我就跟着爸爸妈妈去各家各户拜年,也就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小客人。

当然,我们家乡的春节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想知道的话,就欢迎到我们的家乡来吧!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6

在芜湖,春节在腊月就开始了。在腊八那一天,一些还保存着旧习俗的老人家们仍然要煮腊八粥,粥是用各种各样的米、豆子和红枣做成的,有时候还要加上一点芝麻来做。这样做出来的粥不但闻起来很香,喝起来也是美味的。

腊八不但是要喝粥的,这一天很多大人们去上街的。他们为孩子们买过年穿的新衣服,为过年买一些蜜饯干果、瓜子点心。孩子们则喜欢买一些过年吃的糖果,一般都爱买炒米糖、花生糖和巧克力。然后才为自己选择新衣服。

腊月二十左右,大人们就要开始包饺子、作年糕和蒸蛋饺了,而且还要做一次大扫除,要掸灰、擦桌子、扫地…就像陀螺一样团团转。

到了大年三十,大家就开始做团圆饭了,小孩子就开始放鞭炮玩耍。这一天晚上,如果没有非常紧急的事情,都要回家吃团圆饭。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无一例外的有一道红烧鱼,但是都不允许吃掉,吃了就不叫“年年有余”了。晚上大人们吃完了团圆饭,都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孩子们就去放烟花玩儿。三十这一天要守岁,也就是十二点钟之前不能睡觉。到了子时,就要开始放炮竹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早上,人们都要睡到九点十点钟才起床。然后就去拜年。主妇就留在家中做饭。外面到处都是红色的爆竹的纸屑。踩上去软软的。到了中午,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初一到初三是年三天,这几天大人孩子们都喜欢各自玩,到亲戚朋友家去拜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要点香。

到了正月初八,大多数店铺都要开张。因为八的谐音就是发。孩子们总是抢着去买东西。大人们就去娱乐休闲。

正月十五,南方人既叫元宵节,也叫过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大人们还爱在元宵里掺和进花生。孩子就在元宵节上尽情玩乐。这一天也是过年中快乐的一天。

过了十五,春节差不多就算是过完了。大人们去上班,孩子们去上学,一切都恢复到原来的日子里了。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7

我的家乡在武汉,每逢春节时,贴春联,猜灯谜,烧爆竹,做团圆饭等这些风俗一下子来到了武汉的每家每户,而令我难以忘怀的是20xx年春节前的团圆饭了。

先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团圆饭的来历吧。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员外雇了一个好厨师。眼看就要过年了,自已的儿子却一直没个信儿,老厨师没什么办法,只能把饭做好叫俩口高兴点儿。三十那天,他儿子回来了,厨师因儿子回来了有三个人,所以觉得两个菜太扫兴了,于是又加了一个菜,厨师将这顿饭称为团圆饭,表示全家团圆。

每到大年三十那天,我们全家就忙活起来,女人们有说有笑的买菜去了,男人们则在家里贴春联,扫尘等。而我们小孩子们自然就在水塘边放烟花爆竹。不一会儿,菜就买好了,这下厨房里传出了一阵清脆的丁当声,浓浓的烟雾夹杂着浓郁的香味一下子飘散在家里,走进厨房一看,洗菜的洗菜,切肉的切肉,煮菜的煮菜,年味越来越浓了,只见灶台上全是腊味十足的大鱼大肉,还有一串串的肉肠。窗外大街上早已挂上红红的大灯笼,鞭炮声此起彼伏。我的心里早已兴奋不已怦怦跳个不跳。夜幕降临了,团圆饭也做好了,口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桌上已摆满了丰盛的饭菜,快看,大伯的京菜、奶奶的鄂菜、妈妈的粤菜,还有我们家独创的谌菜。“祝我们的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干杯”,祝福声把团圆饭推向高潮。

香甜的团年饭已开启,今年我们团团圆圆的相聚实属不易,这顿饭的背后凝聚了多少医护工作人员的默默的付出,不能忘记钟爷爷,不能忘记张院长,以及为了千千万万人民身体健康付出的英雄们。欢迎大家来我们家一起吃上热气腾腾、年味十足的团年饭。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8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到过年我都想起王安石的这句诗,马上又快过年了,它可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的节日。

说起春节,大家知道春节的来历吗?相传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长着长长的触角,巨大的身子,样子非常凶猛,爱吃动物和人。它特别爱睡大觉,一觉就有三百六十五天,睡醒起来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它就下山找食物。每到这时,人们都很害怕。这不,又到了“年”苏醒的时候,桃花村村民正准备上山避难,从村东头来了一个乞讨的白发老人,一位老婆婆给了他些馒头,并让他一起避难去。白发老人却说他要在村里待一夜,还要把“年”赶走,大家都不相信,并纷纷劝说他一起离开。白发老人毫不所动。大家刚走,白发老人就在家家户户的门上贴上了大红纸,挂上了红灯笼,还放起了炮。晚上,果然“年”来觅食了,它看见满村的红色和火光不知何物,吓得逃回了山谷。第二天,村民们才知道白发老人原来是位神仙。从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大家都会贴大红春联,挂红灯笼,放鞭炮,久而久之成了今天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春节。

每一年的春节都是我最期待的时候,爸爸妈妈总会带我回老家吃团圆饭。大娘准备了一桌非常丰富的饭菜,桌上有鲜美的鱼,有香气诱人的烧全鸡,还有表示团圆的四喜丸子……真是太美味啦!吃完饭之后,我拿着妈妈给我的压岁钱带着表弟去买了炮,这可是在城市里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砰”随着一次次炮竹的爆炸,我和表弟决定比一比谁放的炮更响。我先把炮放在地上,再用打火机小心翼翼的.把它点燃,然后迅速跑开,捂起耳朵。只听哧的一声,紧接着一声巨响,炮在空中画了半弧线,然后开出了一朵“花”来,发出了光彩夺目的色彩。我和表弟高兴得直拍手!炮的声音太大把村里的小狗吓得汪汪大叫,逗得我和表弟哈哈大笑。

过年真好玩呀!我真想天天过年。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9

我国的风俗文化丰富而又源远流长,是全国人民的骄傲。虽然我国有着共同的节日,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民俗传统。

在我的家乡有着很多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的民俗传统。不管是从吃的还是其他的都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在元宵节或者春节的时候,我们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如果说了便需要用纸巾擦嘴。也不能吵架打骂或者摔碎东西,万一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便需要将碎的东西收藏起来,口中同时要念岁岁平安。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

在“开正”的时候,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此外还有不不讨债,不打骂孩子等禁忌。

怎么样?我们这的春节既讲究又别有一番风趣吧!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在网络、书籍上多多了解一些异地的习俗,多丰富自己的见识!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10

黎明的曙光揭开了夜幕,吐出了灿烂的晨光以及金色的太阳。这是一个崭新的开端。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小鸟欢快的歌唱,花儿伴着小鸟的歌翩翩起舞……大家都沉醉在新年的喜庆气氛之中。我揉揉惺忪的双眼,回想起昨天欢腾的除夕。

除夕早上,我们一帮孩子耐不住寂寞,也按捺不住喜悦,挨家挨户地串门,跟小伙伴们在楼下疯玩,玩着捉迷藏,踢毽子,有时还会看别人贴对联……直到大人们下楼叫我们回家时,我们才嬉笑着往家跑。

这天没有作业,可以说一整天都在休息。天刚擦亮,我们就会挂灯笼、放鞭炮。说起放鞭炮,还有个有趣的传说。鞭炮也叫爆竹,《神异经》里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挂熚,而山魈惊惮。”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是为了驱吓危害自己的山魈才发明了爆竹。因为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当除夕,人们便用爆竹将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虽然人们并不知道所谓的山魈是否真的存在,但放爆竹还是成为了欢庆新春的年俗。

我们家也不例外,一过年就买了各种各样的鞭炮,终于在大年三十晚上派上了用场。夜的黑幕拉开,将夕阳的霞光吞噬,这便是热闹的开始。一时间,大家都走出家门,十分热闹。大街小巷中,我们小孩子的爆竹都是柔和的,一晃就会闪出点星星光,两三根握在手中,像用银河的繁星织出的彩缎。大人们放的炮是迅猛的,火爆的。将炮捻子点燃,在震天的响声中,炮飞上天空,在夜空中绽放出一朵朵彩色的花……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被吸引了过去。

虽然那绚烂只是昙花一现,却照进了我们的心里,以至于每每想起,都回味无穷。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11

春节是一年里最热闹的节日,全国人民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迎接她的到来,如:贴春联、吃团圆饭、守岁

你想知道我家乡的春节有哪些习俗吗?下面由我来向大家介绍吧。

我的家乡在广东,在春节这个特别的节日里,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外出的家人们都必须赶回来吃“年夜饭”,这顿饭有着特殊的意义,代表家人团团圆圆。餐桌上有各式的美味佳肴,如:广东最有特色的白切鸡、豆腐、鱼、生菜、生蚝而每一道菜都有着吉祥的寓意,如:豆腐代表锦衣玉食不愁吃喝,鱼蕴意年年有余,生蚝寓意着好事连连,生菜蕴意生财有道。听妈妈说,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吃完年夜饭的晚上都会放鞭炮、守岁,热闹非常呢。现在,为了保护环境,大多数城市里都不允许放鞭炮了,只能买一些小沙炮来满足我们的“愿望”,好羡慕妈妈小时候过年的习俗啊。虽然不能放鞭炮,但为了地球母亲,我们做出自己的贡献也是应该的。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电子鞭炮应运而生,它将鞭炮的声音录制在上面,为春节增添热闹的气氛,让春节充满喜气洋洋!吃完年夜饭,我们全家人会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歌舞、小品、魔术、杂技等节目给我们的春节增添了欢声笑语。

春节是一个让人充满快乐期待的美好节日,是人们对往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新的一年美好的开始,如果以前有什么遗憾,那就把它给忘了吧,让我们重新开始,让明天更加美好!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12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今年过年这几天,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妹妹吟诵的这首春节童谣。这首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也让人兴奋不已。

这首童谣中“三十晚上熬一宿”是我最感兴趣的,为什么呢?哈哈,因为年三十,又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团圆饭可比吃普通的饭要热闹多了!不仅家人团聚,而且样样都有着美好寓意,又有营养的菜纷纷摆上了餐桌。

今年,我家团圆饭中有着美好寓意的才就有许多呢!你瞧!有鱼!它代表年年有“鱼”这边的柿子饼也有着美好的寓意,它代表“万事如意”还有我们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年糕。在除夕夜把年糕摆城宝塔状,可以表示来年生活步步高升呢!把年糕白城大圆盘,还可以表示团团圆圆,大吉大利,寓意可多了!还有海鲜、牛肉。还有许多我人都不认识的一些“老”菜。

虽然餐桌上的菜诱惑着我们,但我们仍不忘我们家的老规矩——先把年纪最老的太婆请上了桌,你们瞧,太婆乐呵呵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咧牙在笑呢!我们吃了许多菜,我感觉肚子都快装不下了!

我们高高兴兴地吃完了饭,坐在电视机钱,看春节晚会,爷爷和爸爸一边看春晚一边聊着20xx年一些美好的事情,奶奶贺太婆则一边看晚会,一边拍手叫绝。那我呢?其实,我和弟弟妹妹也在“表演”呢!你瞧,妹妹在表演螃蟹走路,弟弟在表演陀螺。我们也玩的不亦乐乎。

在这个团圆祥和的除夕夜,我们精彩的20xx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个喜庆的日子,我们期待来年全家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1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进行扫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除尘迎新,把一切“破旧”、“晦气”统统扫出门。

还有两天就过年了,家里要进行大扫除。一家人便开始忙得团团转。

“孩儿她爸!快去拖地!”“得嘞!”爸爸拎着拖把就起劲地忙了起来。“你!去扫地!”妈妈用手敲了敲我的脑袋。我得到了命令,抄起扫把就像个陀螺一样,在家里转起了圈。“妈!”“哎!”“你和我一起贴对联。”妈妈竟然连奶奶都不放过!

不知不觉地,到了中午。太阳散发出耀眼的锋芒。虽已是寒冬,可我们家里的人早已汗流浃背。

爷爷拎着一大袋子东西,一脚踩到了爸爸刚刚擦好、一尘不染的地面。“爸!”爸爸停下手里的活,他面色通红,浓密的头发上沾满了汗水。“抱歉啊,我先过去。”爷爷面带歉意地走在爸爸刚擦好的地上。“爸!”我从厨房里冲了出来,“吧唧”一声跳到了地板上,留了一双脚印。

完了!怎么办!我抬头望着爸爸:“额……那啥……嗯……拖完了吗?”

“没有……”爸爸摇了摇头,语气充满了无奈。

“那您继续加油,我先走了!”说完我咧嘴一笑,一溜烟地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辞旧迎新,是我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欢乐而又喜庆的日子,这份欢喜就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刻在我的心中。

扫尘迎春——带着对新的一年寄托与期盼,开始新的一程。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14

温州的除夕,热闹非凡,热火朝天,年味十分浓,有种特别的温州味。

街上到处挂满了红灯笼,简直是红的海洋,喜庆的乐章。一大早,人们已经开始上街买菜,为晚上的年夜饭做准备。时间还早,菜场却人山人海。而大扫除,也就是扫房也在此时进行。

一张张平整,火红的对联已经准备就绪。贴上,整层楼都红红火火的,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一年中最热情、快乐的笑容。除夕,已被红占有主导。

忙碌许久,与往常不同,4点多,我家中的厨神——爸爸已经穿好围裙,准备开始洗菜了。各种年味菜肴陆续上桌,一翻,一炒,不愧是年夜饭桌上的最亮的菜!高脚碗摆成一桌,别家的香味也随风飘来。亲朋好友都来了,菜也上齐了。食材很有讲究,寓意好的菜也是大特色。年糕,又名“水晶糕”(温州话),白得晶莹剔透,美味又颜值高,寓意着孩子长高,大人步步高升。还有鱼,便是年年有余。松糕,就是步步高升……酒,饮料都倒满了,大家举杯庆祝,一个一个高潮在一声声敬酒、祝福中度过。全街都热闹不已,一阵阵欢笑穿过街头,传遍每一户热闹非凡的家庭,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热情。

饭后,大家如全国统一一般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大人们开始包红包,孩子们也开始收红包。各个家族群里,红包如雨一般“落”下来。人们赶紧写好祝福,发给老师、朋友、同学……

9点多,孩子们结伴下楼放烟花。各种烟花爆竹——摔炮,手持烟花,小蜜蜂,窜天猴,小花筒……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玩着,不亦乐乎。眼睛里好似有光芒,闪烁着。一声声“嘭,嘭,嘭”与孩子们的欢笑声融合在一起,是种春节独特的风味。

大多人到了凌晨十二点,长大了一岁时,才兴奋地去睡觉,但也是不眠夜。

热闹非凡的除夕很平常,但很热闹,很有温情。除夕,人人都喜欢。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15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每逢春节都会有很多独特的习俗,比如吃年夜饭、看春晚、穿新衣、放鞭炮,当然必不可少的是贴窗花。

春节前夕的一个下午,妈妈从超市买回来一些新年的装饰品,其中有些是漂亮的窗花:有鲤鱼围绕的“福”字,有奔腾的骏马。“露露,走,帮妈妈一起贴窗花!”

这事在行,我爽快地答应了。我们先把门上的玻璃用抹布擦干净,然后我找来透明胶带和剪刀。妈妈把窗花整理好,摊好,拿出一卷双面胶,一段一段的把双面胶撕下来,仔细地贴到春联的反面。

我搬着一张板凳来到门旁,小心翼翼地站上去。妈妈把窗花递给我,我接过窗花,刚想把双面胶的另一面撕下来,可又停下来了:不能这么早就把它撕下来,因为窗花是用纸做的,只要稍不留神,就会撕破或贴歪了,还是先放在玻璃上试一下吧。

我小心地捏着一张窗花,请妈妈来看好不好。“就这样,很好。”妈妈在对面说道。听见了妈妈的声音,我才小心翼翼的撕掉顶端的双面胶。

我两只手分别抓着窗花的左右角,紧紧的贴到窗户上,为了防止窗花没贴牢,在调整下一个部分的时候歪了,我使出吃奶的劲摁着春联,确定了窗花已经彻底贴牢固后,才放心的去调整下一个部分。

我不仅贴好了春联,还和爸爸妈妈合作布置好了家,家里别提有多好看了!这时,窗外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愉快的新年就这样开始了。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16

“咚锵,咚锵,咚咚锵!”春节快要到了!伴着喜庆欢快的锣鼓声,大人们忙着办年货,扫房屋,忙忙碌碌,迎接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小孩儿们也兴奋极了,盼着能早点儿穿上过年的新衣。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腊月二十九一大早,我就蹑手蹑脚地走进厨房,想偷点儿面团出来玩。谁知,有人比我还早!我心里不禁失落起来,面团玩不成了……只好站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妈妈。只见妈妈娴熟的双手在面团上揉过来揉过去,我都快蒙圈了,因为妈妈的速度太快了。面团在妈妈的手中优雅地转圈、翻身,像在跳芭蕾舞,跳完了,就躺在妈妈用面粉铺的“地毯”上休息。不一会儿,一个个胖乎乎、圆滚滚的白馒头就做好了。中午,看到一大盆香喷喷的馒头端上来时,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大年三十,家乡过年有在门上插柏枝的风俗,所以姥爷一大早就过来给我们送来了柏枝。我疑惑地问姥爷:“姥爷,为什么要在门上插柏枝呢?”姥爷呵呵一笑,说:“这你就不懂了吧?柏枝可以消病、避邪、除灾。‘柏’字和‘百’同音,柏枝又是穗的形状,‘穗’又与‘岁’同音,连起来就是‘百岁’,寓意长命百岁呢!”“哦,原来是这样,那就多插点,再多插点!”说着我就把手上的一大把柏枝往门上插,“这样我们一家都可以吉祥长寿了!”长辈们听完都笑了起来。

插柏枝,贴对联,包饺子,除夕这天最为忙碌。晚上,我们一大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吃着饺子,品着菜肴,其乐融融。晚饭后,我们一边笑谈着一年中的收获和趣事,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不知不觉,零点的钟声即将响起,我们一起默默倒数着“三——二——一!”大家一起欢呼起来:“新年到了!”一家人相互祝福着,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够事事顺心。

大年初一到初五,大人们便开始忙着走亲戚,小孩儿大多会结伴到街上玩耍,有时候也会跟着大人一起去串门、走亲戚、讨红包。

过了初五,春节就算过完了,大人们又开始忙着上班了,家乡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春节是令人难忘的,因为我收获了快乐,收获了红包,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很多习俗知识。我好期待明年的春节早点到来!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17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古国。当然,中国的节日也是有很多的,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我的家乡是怎样过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一春节的吧。

每年的春节都在上一年年末到第二年年初。

每个地区都会有不同的风俗,节日相同,风俗不同。自然过节要做的事情也各不相同。

不讲这么多,直接进入话题吧。在我的家乡,一般腊月初八以后就要准备年货。比如干果,糖果,肉类……还要准备过年穿的新衣。

小年这天晚上要杀鸡祭灶,烧灶码。杀的鸡也只能在过大年和除夕时食用。

在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把家中打扫的干干净净。到街上买对联,买窗花来贴到家中,当然这天还是要祭灶,提前买好苹果丶贡橘等食物……到了晚上,大家打开电视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吃着火锅守岁,直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后才可以睡觉。关于除夕时守岁,还有一个故事呢!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夕的猛兽生活在林子里,平日以豺狼虎豹来充饥,可是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走出林子,到山下人的村庄里吃人。大家都很害怕,以后每到三十晚上,人们都跑到山上躲难,让夕将村庄里胡作非为。

有一天,一个人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晚上,梦到神仙指引,让他在门上贴红联,门口燃竹子,家中挂灯笼。三十那天的晚上,除了这个人,大家都去躲难了。他看到夕后,就放了一把火,点燃了竹子,竹子在火中发出爆竹一般的响声。火光冲天,让红联,灯笼映出了道道红光。把夕吓得逃之夭夭。第二天,大家回来了,发现这个人完好无损的站在那儿迎接他们。都惊得目瞪口呆,那个人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从此以后大家每到大年三十晚上都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守岁。

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大家都要去走亲戚,串门儿。小孩子收压岁钱………

到正月十五,大家团聚在家中,一起吃团圆饭,还要到湿地公园去看烟火晚会,那一个个各色各样的烟花让人赏心悦目……

正月十五过完了,年也就算是过完了,大家又开始忙碌了:农民伯伯开始种地,商人们开始上班,工人们又要工作,学生们又可以开开心心的上学了。

大家都在等待下一个春节,因为只有在过年时,人们才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正是因为这样人们才会过年的。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18

要说春节的习俗,那就必须得说说整个春节最忙碌的那一天——大年三十了。

清晨,天空刚刚显出鱼肚白,家中的后院就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了。表哥从鸡舍里抓来一只鸡,姑妈从街上拎回两只鸭。鸡鸭都叫个不停,声音交织在一起,但它们的任务很简单——成为祭品——或者人们餐桌上的菜品。这天杀的第一只鸡都是要献给祖先的。舅公挑起早就准备好的担子,里头装着酒、肉和爆竹之类的东西,就开路走在最前面,浩浩荡荡地领着一家人去祭祖了。在祠堂前,所有宗亲一溜儿排好了长队,挨个到灵牌前烧纸钱、点香火,以祈求一年都拥有好运气,家人平平安安。

一系列复杂的祭拜礼仪过后,就是属于我们的时间了。回到老宅,一家人齐聚一堂,闲聊、喝酒、吃饭,这一餐不吃到下午去绝不会停。一大家子一年中也许只有这个机会能够聚在一起,自是要好好叙叙旧,寒暄寒暄。小孩子们满怀期待,这天是人聚得最齐的一天,自然也是红包收的最多的一天。在一阵含糊的“恭喜发财”“万事如意”中,孩子们从长辈手里接过红包,躲进房间,小心翼翼地拆开封口悄悄瞥一眼。这种时候往往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因为岭南地区红包讲究讨个吉利,数目上没有要求。五块、十块是常态。五十元就已经算是一笔大数目了——这是要关系很近的亲戚才会给的。

月亮已经从层层云彩后面探出了脸,大人们已经在收拾残席,只等收拾好了,点了火炉,暖暖和和地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巧手的女人们手下不停,眼睛盯着电视上的节目瞧,手里却团着一个又一个的糍粑,留作明天吃。——这时节啊,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就已经结伴打着手电筒,顶着广西冬天的“妖风”,揣着刚得的利是钱和一颗激动的心从后门溜上街了。既然钱都已经到手,那就不能不盘算着怎么用了。零食和饮料自是不必说,顶顶重要的还是烟花——要那种能在空中绽放开来的绚丽烟火!没有烟花能叫什么春节呢?

“十、九、八、七……”电视里正数着新春倒计时。所有人都已经有了困意,母亲微微打个呵欠,把身边已经犯困了的孩子揽进怀里,用温柔的手抚摸孩子的眼皮。睡吧,宝贝,她喃喃低语,明天醒来就是新的一年了。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19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寸寸土地寸寸风俗,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民俗。三十六个省区,三十六种文化。每个地区的民风民俗都各具特色。现在让我给大家介绍我们家乡的风俗吧。

“吃完腊八饭,就把年来过。”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天,而是一个时期。为了“年”,大家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让年味更足: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炸和卤。一切都是按着传统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家家户户都是家家飘香,户户欢腾。

到了腊月二十三,族长就会请漆匠来给菩萨贴金。漆匠在贴金前,要念经请菩萨退位,然后在菩萨全身刷上一层生漆,再把黄金贴上,菩萨焕然一新,漆匠在念经请菩萨归位。菩萨贴金后,族长将菩萨安置在木制轿内,然后放在祠堂前。从腊月二十四起,族里的年轻人就抬菩萨满村游走。

到了年三十那天,大家都早早起了床,女人们进厨房准备年夜饭,熬浆子贴对联是男人们干的活。贴对联要先贴正屋,先把横批贴个“福星高照”,还要注意上下联,右为上联,左为下联。接着再贴各房门,还要贴些小签:“出门大利,抬头见喜”是贴正屋门上,“百无禁忌,万事如意”要贴正屋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贴谷仓和牛猪鸡圈的。过路人一看,大门都贴了新联,就知道这家要准备吃年夜饭了。

差不多八点就开始吃年夜饭了,鞭炮声陆续响起,此起彼伏,要持续2个多小时。一挂鞭炮中间不能熄火停响,炮声越急越密越响,来年就越兴旺。放了辞岁的鞭炮,还要奏上欢快的音乐,一家老小就开始吃团圆饭了。

吃完饭之后,男人们还要带上斧头上山收“财”,他们要砍一棵大树,并连根挖起,做守岁的“柴火”,这棵树要一直烧到初一早上,就是“火大财大”。小孩子们要拿出爆竹和烟花,一直闹到凌晨十二点五十九秒。这大年三十的灯不能黑,要彻夜亮灯。预示来年前途光明。

一年又一年,“年”就这样在传统的紧密急促的程序中,在灯火通明的夜里,在们兴奋和疲惫的鼾梦中渐行渐远。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20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人们最重视的节日,它代表着团圆、幸福、平安。人们在春节这一天会有很多的讲究,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下面我就来介绍家乡的饮食小风俗。

春节这天,人们会早早的醒来,在开口说话之前,一定会拿出除夕晚上放在枕下的糕点,吃上一两口,我们称之为“开口糕”。薄薄的糕点吃在嘴里,软软的,甜甜的,让人忍不住想多吃几口,从嘴里蹦出的话也一定是甜甜的了。“糕”与“高”同音,小孩吃了开口糕,预示着新年中个子长得高,成绩节节高;大人们吃了,在新年中一定“福运高、财运高”;老人们吃了则希望来年“福寿高升”。正是因为人们对新年的这些渴望,吃开口糕就成了新年的第一件事。

我的家乡虽然没有大城市那么豪华,那么美丽,但是一但到过年,那是多么令人难以忘记!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吧!

每当快要到过年的时候,人们会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打扫完以后,人们就会去天虹,大超市里卖各种各样的年货,比如糖,水果等,这一去就会大包小包地提回来。

你知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在过年的时候在自家门上贴上对联和放鞭炮吗?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从前在一个山谷里有一个黑漆漆的山洞里,山洞里住着一只叫做“年"的怪兽。在这个山谷下面有一个小村庄,这个年到了过年的最后一天的时候,就会下山来害人,这村庄里的人就会把门关得紧紧的。可是,年依然有办法进入村民的家中吃村民的东西,村民没有一点办法。有很多村民都到了城市里过年。有一年,村民们正在去城市的路上,有一位仙人对村民们说:“这怪兽最怕红色的东西和响声了。”村民们听了后,就把红色的对联贴在了门上,把鞭炮放在了门前,怪兽一来,就会看见红色的东西和“砰砰砰”的响声,吓得直往山里跑。就这样,过年放鞭炮和贴对的习俗就持续到现在。

我家乡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做上一顿丰盛的饭——年夜饭。家家户户忙东忙西的,烧了一桌子的菜,有鸡,鱼等。让人看了一定会口水流不停。吃完后,妈妈会给我一件很帅气的衣服,大人会给我们压岁钱,里面的钱还不少哦!

过年还真是令人难忘啊!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21

每个地方的风俗都是不一样的。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州,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说说我家乡的风俗吧。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分享自己的家乡的风俗哦。

除夕前一两天

除夕前一两天,大人们忙得手忙脚乱,买鸡呀,买鱼呀,买鸭呀……家家户户必须大扫除一次,把屋和被都清洗干净,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除夕

除夕夜家家热热闹闹。主户们准备着一年中最丰富,最有意义的团圆饭。煮好饭后,大大小小必须”祭祖宗”,然后用焚香祷祝。最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能体现出家乡人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最快乐的时候,莫过于放鞭炮。一整夜,鞭炮声连绵不绝。烟花”嘭”一声,响彻云宵,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人人脸上扬溢着幸福的微笑。有一首诗这么写:”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年。”所以,人人都不睡觉,都要守岁,都盼望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一月初一

一月初一没有除夕那么喜气洋洋。潮州人在一月初一不能讲脏话,不能哭,不能打架……这一天还不能扫地,应把扫帚藏起来,让垃圾积下,说是堆金积玉。到了晚上,长辈要给小辈钱,而且都是用一块红纸包着,这称为”压肚腰:意味一年都富富裕裕。然后,大家都穿得漂漂亮亮,后辈先祝福长辈,长辈再给小辈期望。 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所以,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向亲戚朋友送去最美好的祝福。

一月初二,三

到了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家,通常都是大包小包一提,什么饼干呀,什么糖果呀,什么瓜子呀……虽然礼物都颇薄,但礼轻情义重,表达了对家乡的切切思念。

元宵节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可仍和除夕夜有得一比。一月十五闹花灯,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照亮了大街的每个角落。几百个灯,各有各色,各有各图案,各有各形势,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人们就开始了舞狮,舞狮由两人合扮一头大狮子,一人扮小狮子,另一个扮武士,狮子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摇头摆舞,千姿百态, 妙趣横生。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篇22

今年,我和爸、妈决定今年不在长安过年了,说要回家乡过年。我听到爸、妈说要在家乡过年,我就在一边偷笑了,我最喜欢在家乡过年了,因为在那儿我可以自由地走动,不像在长安,想走都没得走,而且在那,我有很多兄弟姐妹,无聊就可以找他们聊天。

在一天后,我们到了。下车后,我一点都认不出家乡了,不知道是太久没有回去了还是家乡的变化太大了。

我们拿着行李走进村,向爷爷家走去。在进村的路上有很多人向我们问好和拜年。我们当然也很有礼貌地向别人问好、拜年。

过了一会儿,我们到了爷爷家了,这时我们也就松了一口气了,在这个时候我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就开始四处找表哥和他玩,之后就这样过了一天。

第二天醒来,已是大年除夕了,我急忙地去吃个早点,然后帮我爷爷打扫卫生,大家都在忙碌着,有的在杀鸡、鹅、鱼、也有在包饺子的,做完这些,大人们都在贴春联。过了不久后,我们一家都到祠堂祭拜祖宗,祠堂里太热闹了,摆放着很多祭拜祖宗的祭品,旁边站满了很多老老少少的和兄弟姐妹,然后他们满脸笑容的向我们打招呼,我们也十分热情的向他们问好,大家都说上了新年的祝语。过了一会开始进香了,我默默地在祈求在新的一年里爷爷、外公、外婆身体健康,爸爸妈妈工作顺利,愿我在新的一年里学业进步,大家万事如意!大家许过愿望后,鞭炮就响起来了,那声音震耳欲聋、烟雾冲天,我就躲得远远地观看,相持约半小时后才缓缓的停下来了,之后我们陆陆续续地回到大家自己的家里。然后大家一起分配煮饭,烧菜的工作……。真快,开饭了,大家齐举起杯子,相互说起在新一年的祝福话语,这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什么是“团圆饭”意义。

第三天后,也就是年初一,每家每户就开始放炮竹,自然,我们家也开始放了起来,放完鞭炮后,我们就开始按照我国的风俗,过春节就要放烟火看春节晚会等。长辈们还要给我们小孩们压岁钱。所以我们家过春节也是如此。

第四天后,我们一家人就开开心心出去外面玩了,每家的门口前面都是“满地红”。在我们的家乡就是放的鞭炮越多,鞭炮碎纸越多,就代表在今年都是红红火火的,运气、工作、学业、身体都越来越好。这就是我的家乡,红红火火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