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工作方案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栏目: 工作方案 / 发布于: / 人气:1.54W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从1998年浙江学生“徐力弑母事件”和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到2004年震动全国的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件件都令人发指。如此种种,人们不仅要问,我们的教育干嘛了,她怎么了?面对如此泯灭人性的事件,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的我,最近一直在不断的反思“我们教育的初衷是什么?”、“中学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心理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命题。概括来说,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成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能够妥善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所谓的心理健康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有这样一个案例:2017年,在我所带的高中毕业班中有这样一个女孩,她在高中文理分科后的历次考试中,总成绩总是在级部的前五名,曾经还考过两次级部第一,成绩一直比较稳定,是我们心中一本的好苗子,老师们都对她学习上倾注了莫大的关心。但自从进入到高三下半学期,这个女孩就经常请假不来上课,后来通过和家长的交流才得知,原来是她心理压力太大,学不下去了,甚至她本人还曾经要求她的母亲带她去看心理医生。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平时只关注她的学习方法的改进,而忽视了对她的心理辅导。在这之后,我们任课教师就不断地找她交流,希望能调整好她的学习心态,缓解应试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可能时间已经太晚,高考前的半个多月,她就根本不来学校上课了,害怕面对课堂,面对教室里的那种紧张的学习氛围,最终一个一本的苗子因为应试心理素质的低下,本科没有了,只考了一个专科。其实,在现在的高中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历程中的特定阶段,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意志品质的塑造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对于以上问题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德就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蔡元培也说,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众所周知,未来社会将是教育高度普及与发达的社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仅仅是一个“有学问的人”,而更应该是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样的人被称为“大成智慧者”。钱学森认为“大成智慧者不是单纯智力和技能的培养,而是集身心全面发展之大成者。”在我看来“大成智慧者”必然应该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身心健全发展的人,教育在本质上应是一种人格的、生命的启迪和教育。和我的本职工作相关,我更加关注和思考的是历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中学历史教材内容极为丰富,历史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丰富的感染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对于培养学生理解记忆、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自我认识的正确评价,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终身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此时此刻面对上述案例所体现的现象,让我心情沉重并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的历史教学也急待于改观。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1、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前提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师生关系融洽,可以营造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能力的良好环境,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产生浓厚的参与热情和较强的记忆力,而且还能够活跃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其潜在的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有这样一个案例:今年我班上有一个学生,是一个体育生。他因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专长,优越感很强,课堂上从来不学习,要么和别的同学说话扰乱课堂纪律,要么睡觉,老师们提起他都很头疼。我通过和他的几次交流,发现这个男生的本质并不坏,只是要看我们怎么去引导他。所以在以后的几次谈话中,我更多的倾注了对他的关怀和担忧,而他也愿意和我谈心了,我们成了朋友。不用说,他以后的历史课堂纪律表现没有太多问题,而且在学习上也用心多了,在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历史单科成绩过70分,这就是我们心理教育的结果。我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咱们课堂上是师生,该怎么要求该怎么做,课下咱们是朋友,有什么说什么”。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