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汇报

教学改革现场会汇报材料

栏目: 汇报 / 发布于: / 人气:1.53W

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有助于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有利于探索人才成长规律。在市教育局召开的闽江课改现场会后,我们遵照会议精神,按照区教育局工作部署,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对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和顾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进行反复的理论研讨和课堂实践后,确立了“先学后导”的“学案式”课堂教学核心和策略,形成了“学导互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数学、语文学科运用“三段五步”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有三个支撑点:以学定教的学案,提升教师内功的课标解读,学生乐于完成的“特色作业”。

教学改革现场会汇报材料

一、以“学案”为核心,是践行“以生为本”的源头活水

学案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案。学案式课堂:是以学案为载体,把课前、课上、课后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大课堂。我们确立了以学案为载体的“三段五步”教学法。“三段五步”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育理念,它的教育学原理是承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

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享受学习的喜悦。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先学后导,学导结合。孩子们乐学、会学、积极学习、主动学习,为他们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我校学案教学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各学年之间做到了有效衔接。一年级的“亲子学习”,二年级的“学前导引”,三至六年级的“三段五步”自主学习方案。

(一)“学案”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因

我们进行这样根本性的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1、多年来,一线教师的教案大都在重复着“复制—粘贴”的工作,然后将教案束之高阁,能不能让教师从毫无意义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换一种形式来引导课堂教学?

2、从一年到六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什么越来越低?越来越懒于思考?

3、在小学毕业的测试中,学生成绩优异。但是,当进入初中,需要学生独立面对学习的时候,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无法适应,学生的潜能在小学阶段为什么没有被我们挖掘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研讨,特别是“生本教育”和“尝试教学法”的影响,经过市、区教育局领导和专家的指导,我们觉得主要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显现,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不能放手,放不了手,成了拉动学生的 2

纤夫,而不是生命的牧者。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小学教育要改变应试教育“绑架”整个教育的现象。学案式教学打破了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孩子们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校的学案式教学经历了三年多的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已从最初的步履蹒跚到现在的初成模式。

(二)“学案”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功用

1、转变了课程文化结构。

原有的课程文化更趋于应用性、工具性,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训练的主线性没有充分显现。“学案”式课堂着重体现自主性、民主性,把教室变成了“学室”,把课堂变成了“学堂”,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体地位突显了,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减轻了。

2、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

“学案”取代了教案,教师不是把精力用在“教”上,去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把精力用在学生“学”的设计上,主要解决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学生积极性增强了,有了兴趣,也就有了乐趣。

3、转变了师生关系。

课堂上学生们沐浴着和谐、幸福的阳光,生与师、生与生平等、民主,学生在校园里、在课堂上体验着幸福的成

长过程。

4、实现了自主学习。

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明确目标后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总结知识规律,充分体现了“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核心思想。

二、以课标解读提升教师品质,使课堂教学本固枝荣

所谓课标解读,就是把课标中的学段目标真正落实到每节课的学习目标中来,既要定性,还要定量。把宽泛的课程标准具化为一个个学生易懂的小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及应达到的程度。同时,教师在解读课标的过程中,也必然是经过深入研究的,这也是教师精心备课的过程。每节课虽然只有几个小目标,但短短的几十个字,却耗费了老师很多的心血,每一课的课标解读都经过了几次甚至十几次的修改。应该说每一份课标解读都是一份浸透智慧与汗水的精品。

课标解读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准备阶段,是“学导互动,自主学习”模式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充分梳理教材,掌握学情,对每一节课的“课标”有了透彻、明晰的解读,才能成竹于胸,才能精心设计学案,才能把学生推向精彩的舞台,让“学”与“导”真正互动起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得更充分更扎实。如果缺少了课标解读这个重要环节,那么教师就无

《教学改革现场会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