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电脑 医学 资格证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书香门第 > 范文 > 工作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栏目: 工作方案 / 发布于: / 人气:2.28W

一、本课题国内研究的现状、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一)本课题国内研究的现状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说:“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习惯与素质都是人的第二天性,即稳定的、长期起作用的品质。在一定意义上说,习惯就是素质,而素质总会顽强地通过习惯表现出来。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与教育规律告诉我们,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是对其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跨越障碍后,要及时帮助学生反思取得的成功经验。反思是一种主动的再认识,是对过去发生的认知的再一次判断与深化,是一个能动、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学生认知从最初对知识的复制、拷贝,到具有个性化的观点认识,思考方式都融入了个人的主动建构之中,而不是传递的结果。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经历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愿意反思,就可以从这有限的经历中提炼出许多的经验。小学生如果形成反思的习惯,就能逐渐成为自律学习者,进行自觉有效地学习,从而增强责任心、自信心。在纠错、改错中自然地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增长才干和智慧。因此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课题的研究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课程不断改革而不断深入的。

1、皮亚杰(j.piaget)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习得,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在解题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要让学生在主动交流、主动批改中进行反思,经历知识构建的过程。为此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近年来“培养小学生的反思能力”的研究比较多,如2017年8月浙江省江山市赵家小学的“农村中高段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以学生解决问题为切入点,从解决问题前,解决问题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让学生初步养成在解决问题时自我反思的习惯,教师探索出在解题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最佳策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更加的得心应手,融会贯通。但由于陈旧的教学观在作祟,一些教师仍抱着“以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宗旨”的旧有观念,忽视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觉自愿的对错题进行分析,对解题的结果和解法及解题的主要思想、关键因素和同一类型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帮助学生从解题中总结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加以掌握,并将它们用到新的问题中去,成为以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与思考的问题。

2、元认知理论强调人是积极主动的机体,其主体意识监控现在、计划未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思维和学习过程,因此,元认知理论深化并拓展了反思的观念,不仅使反思的内涵和步骤更加清晰,更容易理解和把握,而且使反思由过去单纯的心理现象变成一种实践行为,直接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作用,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会学习,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3、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近几年有些地区也进行了相关探索,如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反思能力的研究”,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反思习惯的研究”等。但是由于教师本位主义和功利主义,不重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例如课堂上只注重大量的解题,很少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总结解题经验教训,认为学数学就是大量的解题,只要能多做题目可以获得好的成绩和较高的数学能力,发现错题只知纠正答案,而不注重引导、挖掘错误的成因。课堂学习还是过于重视学习内容而忽视学习行为,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不能独立地认识自己思维过程的正确与否,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所以综上所述,本课题的研究有较强的生命力,又顺应了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二)选题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只有让学生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使学生真正学“懂”,学“活”,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学习对自己有用的数学,都在数学学习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使学生养成反思习惯,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平时教学中,我们通过观察、和学生谈话、与同事交流,发现现在的学生反思意识非常淡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反思习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